Skip to main content

鱼目混珠现象:最常被「调包」的鱼类

鱼目混珠现象:最常被「调包」的鱼类

喜欢吃鱼的朋友,对鱼类有几了解?考考你,知道「鳕鱼」原来包含多种鱼类吗?曾有一款鱼被标签为鳕鱼,进食后会令人肚屙?还有三文鱼容易与另一款鱼混淆?马上看看!

文章内容

Q1: 全部都自称鳕鱼,难道每款都是真鳕鱼?

A1: 巿场上鱼类买卖很多时采用俗名,「鳕」鱼被用作多种鱼类的俗名,而采用这俗名的并非全部都属鳕形目的鱼类,例如银鳕鱼、白鳕鱼都不是鳕形目鱼类。不过,使用这两个俗名的鱼类并没有油鱼的潜在健康风险,所以市场上至今仍继续沿用此俗名。

 

Q2:香港曾发生「鱼之乱」?

A2: 在2007年,曾有多名香港市民报称进食标签为「鳕鱼」的鱼类后出现排油腹泻。经调查后,相信涉及的鱼类是以「鳕鱼」或相若名称出售的「油鱼」。食物安全中心随后与多个有关团体组成工作小组,为业界制订《识别及标签油鱼/鳕鱼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Q3: 油鱼为甚么会令人腹泻?

A3: 涉及消费者进食后引致排油腹泻的两种鱼类,学名分别为棘鳞蛇鲭(Ruvettus pretiosus),俗名「油鱼」,及异鳞蛇鲭(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俗名「玉梭鱼」(统称为「油鱼/oilfish」)。这两种鱼的脂肪含量丰富,而且天然含有蜡酯(wax esters)。

 

蜡酯不会因解冻或烹煮过程分解,食后在人体中亦难以消化,囤积在直肠。部分人进食后会出现腹泻、肠胃痉挛等不适。一般在进食后30分钟至36小时内会出现症状,大多于两天内痊愈。

 

现时仍未知道吃入多少蜡酯才会引致食用人士不适。如怀孕、肠胃有毛病或吸收能力欠佳人仕,不宜进食「油鱼」。

 

Q4: 蜡油鱼通常切开后以鱼扒或鱼块形式出售,消费者如何辨识?

A4: 因为从外观难以辨识,为提示消费者,指引建议零售商或膳食供应商,均应标签棘鳞蛇鲭及异鳞蛇鲭的中、英文俗名为「蜡油鱼」和「oilfish不可使用其他俗名。此外,亦建议出售「蜡油鱼」的商贩向消费者提供辅助资料,例如食「蜡油鱼」的潜在风险和配制或烹调方法。

 

 

如购买标签「蜡油鱼」的鱼,可试用能去除大部分鱼油的烹调方法(例如烤)及弃掉烹煮的液体以减低风险。首次进食时,应先试小量及留意进食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如进食后肠胃不适,日后切勿再吃,若持续不适,则应尽快求医。

 

Q1: 三文鱼和虹鳟有甚么分别?

A1: 其实虹鳟和三文鱼同属「鲑科」鱼类,但虹鳟大部分时间在淡水河流/湖泊生活,而两岁至成年的三文鱼(又称鲑鱼)则主要在海洋生活。

 

Q2: 既然都是鲑科鱼类,为甚么要分得那么细?

A2:   因为进食未经煮熟的鱼有机会感染寄生虫,例如进食未经煮熟的海鱼有机会感染海兽胃线虫或某些品种的裂头绦虫;而进食未经煮熟的淡水鱼亦有感染中华肝吸虫和泰国肝吸虫的风险。

 

中华肝吸虫和泰国肝吸虫流行于东亚地区。在2010年曾有研究显示,在珠江三角洲一带,36.7%养殖的淡水鱼带有中华肝吸虫,野生的淡水鱼更达40.5%,例如鲩鱼带有中华肝吸虫的比例可高达52.4%。

 

中华肝吸虫和泰国肝吸虫会寄居在人的胆管内,并能引致胆管癌,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为一级致癌物。

 

Q3: 在香港会不会很容易买错呢?

A3: 本会曾分别从超级市场、食品店及食肆采购共31款声称为三文鱼的刺身样本,其中30款是来自品种Salmo salar,俗称大西洋三文鱼(Atlantic salmon)。


而余下的一款样本则来自品种Oncorhynchus mykiss,俗称虹鳟(rainbow trout)。有关店铺出售该样本时,餐牌标示为「银三文鱼」,而本会职员购买样本时已表明要求购买三文鱼,惟检测后鉴定该样本是虹鳟。

 

 

部分传媒过去曾邀请专家分享,暂时还未有官方资料提及如何以肉眼分辨三文鱼和虹鳟。消费者在购买预先包装的鱼块或鱼扒,或到食肆点菜时,应留意标签或餐牌上标示的鱼类名称包括俗名和学名,辨别是否想购买或进食的鱼种。

 

想了解更多鱼类知识?可深入阅读:【371期《选择》月刊 看标签辨识油鱼和鳕鱼】【510期《选择》月刊 10款吞拿鱼刺身甲基汞超出法例标准 2款刺身发现寄生虫】

这篇文章对您有用吗?

Please rate

想知更多

  • 2024.04.26
  • 食物及饮品
  • 食物及饮品

看标签辨识油鱼和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