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vs 油魚】
Q1: 全部都自稱鱈魚,難道每款都是真鱈魚?
A1: 巿場上魚類買賣很多時採用俗名,「鱈」魚被用作多種魚類的俗名,而採用這俗名的並非全部都屬鱈形目的魚類,例如銀鱈魚、白鱈魚都不是鱈形目魚類。不過,使用這兩個俗名的魚類並沒有油魚的潛在健康風險,所以市場上至今仍繼續沿用此俗名。
Q2:香港曾發生「油魚之亂」?
A2: 在2007年,曾有多名香港市民報稱進食標籤為「鱈魚」的魚類後出現排油腹瀉。經調查後,相信涉及的魚類是以「鱈魚」或相若名稱出售的「油魚」。食物安全中心隨後與多個有關團體組成工作小組,為業界制訂《識別及標籤油魚/鱈魚的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Q3: 油魚為甚麼會令人腹瀉?
A3: 涉及消費者進食後引致排油腹瀉的兩種魚類,學名分別為棘鱗蛇鯖(Ruvettus pretiosus),俗名「油魚」,及異鱗蛇鯖(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俗名「玉梭魚」(統稱為「油魚/oilfish」)。這兩種魚的脂肪含量豐富,而且天然含有蠟酯(wax esters)。
蠟酯不會因解凍或烹煮過程分解,食後在人體中亦難以消化,囤積在直腸。部分人進食後會出現腹瀉、腸胃痙攣等不適。一般在進食後30分鐘至36小時內會出現症狀,大多於兩天內痊癒。
現時仍未知道吃入多少蠟酯才會引致食用人士不適。如懷孕、腸胃有毛病或吸收能力欠佳人仕,不宜進食「油魚」。
Q4: 蠟油魚通常切開後以魚扒或魚塊形式出售,消費者如何辨識?
A4: 因為從外觀難以辨識,為提示消費者,指引建議零售商或膳食供應商,均應標籤棘鱗蛇鯖及異鱗蛇鯖的中、英文俗名為「蠟油魚」和「oilfish」, 不可使用其他俗名。此外,亦建議出售「蠟油魚」的商販向消費者提供輔助資料,例如食「蠟油魚」的潛在風險和配製或烹調方法。
如購買標籤「蠟油魚」的魚,可試用能去除大部分魚油的烹調方法(例如烤)及棄掉烹煮的液體以減低風險。首次進食時,應先試小量及留意進食後可能出現的症狀。如進食後腸胃不適,日後切勿再吃,若持續不適,則應盡快求醫。
【三文魚 vs 虹鱒】
Q1: 三文魚和虹鱒有甚麼分別?
A1: 其實虹鱒和三文魚同屬「鮭科」魚類,但虹鱒大部分時間在淡水河流/湖泊生活,而兩歲至成年的三文魚(又稱鮭魚)則主要在海洋生活。
Q2: 既然都是鮭科魚類,為甚麼要分得那麼細?
A2: 因為進食未經煮熟的魚有機會感染寄生蟲,例如進食未經煮熟的海魚有機會感染海獸胃線蟲或某些品種的裂頭絛蟲;而進食未經煮熟的淡水魚亦有感染中華肝吸蟲和泰國肝吸蟲的風險。
中華肝吸蟲和泰國肝吸蟲流行於東亞地區。在2010年曾有研究顯示,在珠江三角洲一帶,36.7%養殖的淡水魚帶有中華肝吸蟲,野生的淡水魚更達40.5%,例如鯇魚帶有中華肝吸蟲的比例可高達52.4%。
中華肝吸蟲和泰國肝吸蟲會寄居在人的膽管內,並能引致膽管癌,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評為一級致癌物。
Q3: 在香港會不會很容易買錯呢?
A3: 本會曾分別從超級市場、食品店及食肆採購共31款聲稱為三文魚的刺身樣本,其中30款是來自品種Salmo salar,俗稱大西洋三文魚(Atlantic salmon)。
而餘下的一款樣本則來自品種Oncorhynchus mykiss,俗稱虹鱒(rainbow trout)。有關店舖出售該樣本時,餐牌標示為「銀三文魚」,而本會職員購買樣本時已表明要求購買三文魚,惟檢測後鑒定該樣本是虹鱒。
部分傳媒過去曾邀請專家分享,暫時還未有官方資料提及如何以肉眼分辨三文魚和虹鱒。消費者在購買預先包裝的魚塊或魚扒,或到食肆點菜時,應留意標籤或餐牌上標示的魚類名稱包括俗名和學名,辨別是否想購買或進食的魚種。
想了解更多魚類知識?可深入閱讀:【371期《選擇》月刊 看標籤辨識油魚和鱈魚】和【510期《選擇》月刊 10款吞拿魚刺身甲基汞超出法例標準 2款刺身發現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