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長者足部問題的護理及治療方法

長者足部問題的護理及治療方法

年長人士面對足部不適例如紅腫、發熱或疼痛等,不一定會正視問題,尋找方法紓緩不適,久而久之有可能導致問題惡化。足部問題的成因很多,包括先天和後天因素,例如遺傳性的足部變形、因疾患如糖尿病併發的周邊血管毛病或神經病變引致足部潰瘍或變形,長時間穿着不合適的鞋履則可能影響足部關節或筋鍵等。無論如何,若足部出現問題,都應及早找出根源,對症下藥,接受適當的治療。

足部變形

足部是指足踝(腳眼)以下部位,由26塊骨頭、多組肌肉及韌帶所組成,負責承托和平衡身體,協調下肢活動。當足部結構因遺傳或後天因素使關節及組織受損,便有機會出現不同的足部問題。

 

香港骨科醫學院院長丘偉鵬醫生及香港骨科醫學雜誌總編輯呂敦慶醫生表示,年事漸高不一定會出現足部問題,不過若年青時有足部問題而沒有妥善處理,日積月累,至年長時問題可能會變得嚴重。長者的足部問題以足部變形較為嚴重,例如拇趾外翻(hallux valgus),而拇趾外翻可發展至其他足部病變,包括小腳趾變形(lesser toe deformity),例如爪形趾(claw toe)或其他毛病例如雞眼(corns),若患者同時有其他問題如皮膚變薄、變乾,當穿着不合適的鞋子時,便會容易磨損甚至潰瘍,抵抗力較低的長者容易出現細菌感染。另外,有些長者會因為其他關節問題,例如膝蓋關節變形,而引致足部不適例如腳踭痛。

shape

拇趾外翻

拇趾外翻又稱為拇趾囊腫,指連接拇趾的第一蹠骨向外傾斜、移位,令拇趾關節突出,拇趾腳甲方向隨之向外,屬於三維(3 dimensions)的足部變化。呂醫生表示拇趾外翻的成因很多,包括遺傳,例如跖趾關節天生較圓,較易向外滑出,或因某些疾病令關節靭帶鬆弛,導致拇趾移位;一些後天因素,例如長期穿着不合適的鞋履(例如尖頭鞋、高跟鞋)可能會誘發拇趾變形。運動方面,跳芭蕾舞或穿着不合適的鞋履(例如拖鞋)踢足球,容易扭傷靭帶,引致拇趾關節變形。若在10歲前已出現拇趾外翻,較大機會是遺傳因素所致。某些行業例如地盤工人,因工作弄傷拇趾關節,亦容易有拇趾變形問題。

 

拇趾外翻的症狀因人而異,較常見為拇趾波子骨(第一蹠骨頂部)疼痛,例如因不合適的鞋子擠壓波子骨位置而產生痛楚,或因拇趾向外傾斜,雙腳着地時,拇趾將承受的身體重量轉移至第二趾,令第二趾起繭或雞眼;另外,由於拇趾變形會影響關節的壓力分布,或會引致其他關節問題,例如關節退化;嚴重的拇趾變形,其波子骨位置觸及神經線,會產生如觸電般的感覺。

treatment

拇趾外翻的保守治療包括使用腳趾矯形器,以紓緩患處不適。

拇趾外翻治療可分為保守治療(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保守治療包括使用合適的矯形器具(orthotics),例如帶有張力或有支架的腳趾矯形器或用作分隔腳趾的托膠,目的是紓緩患處不適。

呂醫生表示現時仍未有足夠科研數據證實這些矯形器對矯正拇趾外翻有效用,而使用這些器具亦非百分百安全,甚至可能會出現併發症,例如若矯形腳趾套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嚴重者會令腳部肌肉組織壞死;用作分隔腳趾的托膠若放置位置不當,可能會影響第二趾的關節,若患者同時有其他足部問題,例如爪形趾,使用腳趾托膠並不能將拇趾及第二趾分隔,反而會將該兩隻腳趾向上、向下推至不同方向,未能發揮治療作用之餘,或會令問題惡化,因此,患者不宜隨便在坊間購買矯形用品使用。

 

醫生處方這些矯形器具時,會向患者清楚解釋使用這些器具的目的及作用,而患者亦需要學習正確的使用方法。更重要是患者應避免穿着不合適的鞋履,例如高跟鞋、尖頭鞋(包括一些鞋頭較尖的運動鞋),以免令問題惡化。

 

手術治療有很多種,包括矯正已移位的骨骼(例如截骨手術)及再造軟組織等手術,是否需以手術治療及採用哪種手術,視乎患者的嚴重程度及治療目的作考慮,最重要是醫生與病人有足夠的溝通,找出問題的根源以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若患者決定以手術治療,醫生須向病人解釋清楚手術可能引致的併發症及相關風險。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代表魏志榮表示,現時的臨床證據只有遺傳是拇趾外翻唯一的誘因,如果患者已有拇趾外翻,當他們穿着高跟鞋及尖頭鞋,可能會增加痛楚。因拇趾外翻引致拇趾外側紅腫、灼熱或疼痛,一般會採用冰敷、電療、超聲波協助消炎止痛,並會教導患者一些按摩手法以鬆弛受影響的關節,及使用一些輔助器具(例如腳趾托膠或矯形趾套),以協助紓緩症狀。

丘醫生和呂醫生表示錘狀趾(hammer toe)和爪形趾均為小腳趾變形問題,當中以爪形趾較常見,可以發生在任何一隻腳趾,但以第二趾變形較常見。錘狀趾的腳趾變形發生在腳趾的第一節趾骨,爪形趾則發生在腳趾的第二節趾骨。拇趾外翻患者很多時會併發爪形趾,若患者穿着的鞋子內裡沒有足夠空間讓腳趾伸展,以致第二趾被拇趾擠壓向上推,久而久之便會發展至爪形趾。此外,若患者本身有關節毛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亦會破壞關節令腳趾變形。小童的錘狀趾和爪形趾一般是因為天生第二趾較長,穿鞋時因內襱不夠深而出現「頂」趾,令腳趾變形。

 

一般的錘狀趾和爪形趾可採用保守治療,包括在着鞋前穿戴矯形趾套,將彎曲的腳趾拉直,減輕步行時腳趾的不適。不過,使用這類矯形器時,須留意有關位置會否被趾套箍得太緊,影響血液循環,如需要花大氣力才能將腳趾拉直,可能會擦損皮膚或弄傷腳趾,若因長時間穿戴而影響血液循環,或會令腳趾缺氧變黑,甚至令腳趾肌肉組織壞死。嚴重的錘狀趾和爪形趾可導致腳趾關節脫臼,或發展成交疊趾(crossover toe),即兩隻腳趾交疊着,須以手術治療。

 

treatment

物理治療方面,魏先生表示錘狀趾和爪形趾如由急性創傷所致,例如運動或踢波時撞傷靭帶或關節,可以冰敷或超聲波消除炎症,並使用趾套或硬的運動貼布將患處固定,保護受傷位置讓其慢慢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