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與筋膜勞損或創傷有關,例如身體過重、長期站立、步行或跑步,過度的拉力令足底筋膜受傷,而病態的足型如扁平足是主要成因之一。不同患者出現的筋膜疼痛位置會有不同,例如神經痛、腳踭筋膜痛或筋腱痛等,需要醫生作臨床診斷找出痛楚的根源。一般足底筋膜炎的常見症狀,包括早上睡醒下床時,第一步觸及地板時,會出現明顯的足跟疼痛,步行數分鐘後,痛楚會漸漸減退;每當坐下休息一段時間後再起身步行時,由於筋膜長時間靜止而收緊,當再次活動時筋膜會被拉扯而引致痛楚;另外,長時間站立或走路亦會加劇痛楚。
呂醫生表示九成的足底筋膜炎患者並不需要手術治療,治療方法主要是減輕足底的壓力及增加足底筋膜的彈性,減少筋膜炎復發,其中包括拉筋(腳踭筋膜),但一般需要拉筋至少8星期始見成效。另外,針對患者睡醒下床一刻的筋膜痛,可使用合適的輔助器具,例如腳托,讓患者睡覺時承托腳踝,避免筋膜收緊,減輕筋膜炎造成的不適。丘醫生強調使用輔助器具只能紓緩痛症,患者仍需配合拉筋運動,才可減少筋膜炎復發;另外,控制體重亦可減低對足底筋膜的壓力。若以上治療方法無效,會考慮使用藥物注射(例如類固醇、血清),不過現時仍未有足夠科研數據證明哪一種針藥對治療筋膜炎較為有效。此外,足底筋膜炎與一般在X光檢查中看到的骨刺並無直接關係,足跟疼痛並非由骨刺壓迫軟組織所引致。
魏先生表示足底筋膜炎的發炎或紅腫,物理治療師除採用冰敷、電療或超聲波等治療外,亦會教導患者一些按摩、伸展及拉筋運動,以強化肌肉(例如腳板小肌肉)。此外,患者應暫時減少步行或站立太久,一些輔助性的鞋墊或運動貼布可協助承托腳底筋膜,讓受傷或勞損的筋膜慢慢癒合。
香港足病診療師協會副主席彭建深表示,足底筋膜炎亦可透過鞋墊治療以改善足部的力學,減輕足底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