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多款洗手液驗出可致敏防腐劑或污染物 殺菌效能高下懸殊

我們每日或要用上5至8次洗手液清潔雙手,挑選洗手液當然不能馬虎。本會檢測了35款洗手液,當中13款檢出防腐劑CMIT及/或MIT,另有樣本驗出游離甲醛及抗菌劑PCMX,可能令部分人士產生皮膚過敏反應。在聲稱可殺滅99.9%細菌的8款樣本中,只有2款對付兩種試驗細菌達99.9%或以上殺滅率,有2款殺滅大腸桿菌的效能遠較聲稱遜色!

洗手 Q&A

洗手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手上的污垢、有機物及過渡性(transient)微生物。而洗手過程中,洗手液所含的表面活性劑配合洗手時搓揉摩擦的動作(mechanical action),加上清水沖洗,已經可以有效去除皮膚上沾有的污垢和附着的微生物。

 

周卓峰講師解釋指,洗手液中的表面活性劑有助去除皮膚上的油脂和污垢,配合充分搓揉的動作才可以有效沖走污垢以及所黏附的微生物,清潔效果較只用清水理想。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博士表示,標榜具有殺菌或抗菌效能的洗手液可能添加了殺菌或抗菌成分,理論上該些成分需要在適當濃度和作用時間下,才可能有效殺滅或者抑制細菌的生長。不過,高博士強調,洗手的目的是去除污垢和減少皮膚上微生物的數量至安全程度,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充分搓揉和沖洗,而不是殺滅皮膚上的細菌。即使選用具殺菌或抗菌成分的洗手液,在短暫的洗手過程中,儘管該些成分理論上可以殺滅部分微生物,但實際的作用時間十分有限,或未及發揮殺滅作用已被清水沖走。故此,與一般洗手液比較,高博士認為抗菌洗手液可能帶來額外的健康好處十分有限。

美國FDA 2016年的資料指,基於當地抗菌洗護產品的生產商未能提供足夠證據說明19種特定抗菌成分(包括最廣泛使用的三氯生和三氯卡班)供長期每日使用屬於安全,亦沒有證據指抗菌產品較一般洗護產品及清水更有效預防疾病及部分感染的傳播,故此宣布禁止在非處方抗菌洗護產品中使用該等成分。至於其他有效成分包括PCMX的使用則仍在檢討中。該局提出,有數據指長期使用抗菌成分可能會弊多於利。另強調,對消費者而言,用一般洗手液(plain soap)配合清水洗手,仍然是避免病菌傳播和預防疾病最重要及可行的步驟。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資料亦顯示,與一般洗手液比較,目前的研究指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洗手液並沒有為消費者(不包括醫護人員)帶來額外的健康好處。在缺乏清潔水源的情況下,可用酒精含量最少為60%的酒精搓手液(alcohol-based hand sanitizers)清潔雙手,但要謹記其殺菌效能會受到污垢和油脂所影響。

高博士認為,一般洗手液已經足夠應付日常需要。如果家中有人患上傳染病,例如感冒、受諾如病毒(norovius)感染引致腸胃炎或其他腸道感染,或者家中有人正在接受抑制抵抗力的藥物治療、需要使用導管或接受傷口護理等特殊情況下,可以考慮在使用一般洗手液洗手後,再用酒精搓手液加強殺菌效果及減低交叉感染的機會。家人或照顧者除了在每次照顧病患者前後都要徹底洗手外,還要保持家居清潔,例如用稀釋的漂白水清潔家具表面及用品,並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這些方法都是預防傳染病傳播的有效方法。

歐盟新興及新鑒定健康風險科學委員會(SCENIHR)2008年的報告提出,抗菌化合物的使用增加,與細菌的耐藥性頻率增加不無關係。按細菌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等科學研究數據指,殺菌產品中部分有效成分的使用可能與具抗生素耐藥性細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的增加有關。

 

近年有不少海外研究指過度使用殺菌劑/抗菌劑,可能會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令細菌越來越難以殺滅;不過,有關論述仍有待進一步研究確定。為確保殺菌劑在感染控制中維持作用,適當和謹慎使用殺菌劑/抗菌劑,以防止細菌出現耐藥性和交叉耐藥性極為重要。

陳厚毅醫生提醒,部分人士對某些防腐劑或抗菌成分可能產生皮膚過敏或刺激反應,使用過多洗手液洗手,或洗手過度頻密,或會過度去除皮膚上天然的油脂屏障,以致增加出現刺激皮膚和乾燥等問題的機會,甚至可能造成損傷,反而難以有效去除皮膚表面某些致病菌。洗手後選用適當的潤手霜,有助預防及減輕由清潔用品所引起的乾燥和刺激問題。

儘管洗手液使用方便,不過近年部分人士改用較傳統的肥皂洗手。肥皂使用上較難達到豐盈泡沫的效果,使用時雙手必須先沾水再充分搓揉。此外,要經常留意皂盒的衞生情況,確保乾爽無積水,以免因皂盒蓄水而造成微生物污染。在公眾地方,選用洗手液洗手無疑是較方便和衞生的選擇。

以正確的方法洗手並維持良好的洗手習慣,相比挑選洗手液種類更為重要。即使選用殺菌效能表現最好的洗手液樣本,若果洗手方法和步驟不當,仍然無法達到預期的除菌效果,反而可能令人相信產品可於短時間內去除手上細菌,而在洗手過程中忽略充分搓揉的重要性。

當雙手有明顯污垢、進食和預備食物前、沾有體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如廁後、為小朋友和寵物清理排泄物後,都必須用洗手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此外,若曾到公共場所,觸摸過公共物件,或者在每次觸摸眼睛、口和鼻前,都要徹底洗手。

正確洗手步驟和要訣
  1. 洗手時間太短:有海外研究指,在其研究的公眾洗手間內,使用者平均的洗手時間只有5秒。建議沾濕雙手後,用洗手液搓揉最少20秒。
  2. 未有用洗手液充分搓揉,手指公、手腕、指縫和指甲縫隙等是經常被人忽略清洗的位置:即使使用洗手泡沫也不要忘記充分搓揉。如果配有人工指甲或者指甲過長,人工指甲上的裝飾和指甲縫隙容易成為藏污納垢和細菌滋生的溫床。若有佩戴戒指和首飾,洗手前應除下,方便徹底清潔雙手。
  3. 洗手過度頻密:容易令雙手皮膚變得乾燥。
  4. 用水太熱:水溫過高可能有損皮膚,建議用室溫水或微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