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耳垢错误清理更麻烦
6种工具比高下?

耳垢错误清理更麻烦
6种工具比高下?

耳垢和耳油很「污糟」?很想快些将它清除?不少人爱用棉花棒,觉得既方便又可保持个人卫生,更享受它带来搔搔痒痒的感觉。但其实耳垢有清洁、保护和滋润外耳道的作用,而近年更有因使用棉花棒而引致耳道严重发炎的医疗病例。那么除此之外,有没有其他较安全的清理方法?近年新兴附有拍摄镜头及照明灯的内视镜式耳挖、电动吸耳垢机等「采耳神器」又是否理想选择?本会从耳垢成因及类型出发,为你分析不同清理方法和工具所需注意的地方。

持分者意见

香港医学会耳鼻喉专科医生白威提醒,要安全及成功清除造成阻塞的耳垢,必须熟悉耳道的结构,并掌握操作工具的技巧。如果病人已出现「耳垢嵌塞」的症状,自行用耳挖、吸耳垢机或其他工具挖耳,相信帮助并不大,相反操作不当更可能引致风险。在欠缺相关知识和技巧的情况下,自行胡乱采耳会对耳朵构成严重的伤害,有机会造成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及其他耳部受伤的症状。如欲以任何物理方法(例如用刮匙和真空微吸法)去除阻塞耳道的耳垢,都应由医护人员进行以确保安全。

 

白医生认为,只有在耳垢积聚过多,出现听觉变差、发炎、疼痛及流脓等症状,或者已经对耳道和耳膜造成阻碍的情况下,医生才会为病人清理耳垢。一般消费者并无必要将耳道清洁得「一干二净」,如果耳垢并没有造成症状(例如疼痛或者影响听力)或者阻碍耳道,理论上可以不作任何处理。与其花费购买林林总总的采耳工具,该会建议特定人士(例如长者、长时间配戴助听器人士、耳道较狭窄、耳毛较多、耳朵受湿疹问题困扰等人士)定期到诊所进行耳道检查,并在有需要时清除阻塞耳道的耳垢。此外,小童及言语表达有障碍人士,以及过往曾有耳垢阻塞问题的人,都应定期到诊所检查耳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