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耳垢错误清理更麻烦
6种工具比高下?

耳垢错误清理更麻烦
6种工具比高下?

耳垢和耳油很「污糟」?很想快些将它清除?不少人爱用棉花棒,觉得既方便又可保持个人卫生,更享受它带来搔搔痒痒的感觉。但其实耳垢有清洁、保护和滋润外耳道的作用,而近年更有因使用棉花棒而引致耳道严重发炎的医疗病例。那么除此之外,有没有其他较安全的清理方法?近年新兴附有拍摄镜头及照明灯的内视镜式耳挖、电动吸耳垢机等「采耳神器」又是否理想选择?本会从耳垢成因及类型出发,为你分析不同清理方法和工具所需注意的地方。

安全采耳贴士

安全采耳贴士

综合多种清除耳垢的工具和方法的分析,本会提醒消费者,自行使用任何工具或硬物挖耳,都有机会将耳垢越推越入,造成耳道阻塞,引致耳道不适,甚至影响听力,更有机会刺穿耳膜、造成中耳感染(middle-ear infection),甚至永久性听力减弱或失聪。此外,外耳道皮肤敏感脆弱,如果工具有尖角、不平滑,或者用力不当,容易刮伤耳道皮肤,引致流血和增加感染的风险。

如有必要选用可重复使用的采耳工具,建议使用前先作适当清洁和消毒,尤其部分工具有较多缝隙,或需花较长时间进行彻底清洗。否则,清洁不当的工具有机会滋生细菌和霉菌,用后容易增加引致耳道炎的机会。即使一家人亦不应共用采耳工具,而且每次用前都应先检查有否尖角,如有损坏应立即弃掉。

正确做法

  1. 要知道耳垢的产生是正常不过的事,只要没有造成任何症状或阻塞耳道,毋须特别理会或清除;
  2. 了解「耳垢嵌塞」的症状,例如听力下降、耳内感到胀满、耳鸣,或者令助听器功能有变等;
  3. 如果想自行处理「耳垢嵌塞」问题,应先向医生查询,确定自己是否适合选用该些产品;
  4. 如有持续耳痛、耳道流出液体,甚或流血,应该即时求医,不应自行处理;
  5. 建议保持耳道干爽,例如在洗澡时可佩戴浴帽或耳塞,游泳时则可佩戴尺寸合适的泳帽或耳塞,防止池水入耳;
  6. 建议配戴助听器人士每3至6个月接受耳道检查,并且定期清洗助听器的管道。

错误做法和后果

  1. 过度清洁耳朵:清洁过度可能刺激耳道,甚或造成感染;
  2. 使用棉花棒、发夹、牙签,或以其他外物放入耳道:做法可能刮伤耳道、刺伤耳膜、伤及耳骨,甚至可能影响听力,引致头晕、耳鸣及其他耳部受伤的症状;
  3. 使用耳烛:耳烛并不能清除耳垢,更可能对耳道和耳膜构成严重伤害。

自行清除耳垢要留神

  1. 洗头和冲凉后,耳垢被暖水稍为软化,或较易被清除;
  2. 留意身边会否有人经过,避免在清除耳垢过程中被人撞到;
  3. 如果耳朵有痕痒情况,而真的有需要使用棉花棒时,建议只在耳道口轻轻打转按摩,清除黏附在耳道口表面的耳垢,并不应将棉花棒深入耳道;
  4. 如果耳垢太硬或于耳道深处,千万不要强行清除;
  5. 切忌与人共用采耳工具,使用不洁的工具采耳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亦是导致外耳炎的常见原因。
耳道入水应该怎么办?

万一有水不慎溅入耳内,建议维持侧头的姿势数分钟,轻力拉扯耳珠往不同方向,以帮助积水自然流出,并用干毛巾或纸巾在耳道口轻力印干。如果感觉耳内仍有积水,可用风筒调至最低微温温度的操作模式,在距离耳朵几寸位置稍为吹拂。事实上,耳内积水亦可能在侧卧时自然流走。

如真的有必要使用棉花棒,亦建议只在耳道口轻力印干水分,切勿深入耳道内或作抓痒用途。否则,棉花棒上的棉花有机会因为抓痒动作而松脱并残留在耳道内;松脱了棉花部分的棉棒亦可能会刮伤耳道,甚至刺穿耳膜。用后更应留意使用过的棉花棒是否完整,确保没有棉花残留在耳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