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認知障礙冷知識】「阿茲海默」是甚麽?屋企亂、黑是大忌?

【認知障礙冷知識】「阿茲海默」是甚麽?屋企亂、黑是大忌?

隨着本港人口老化,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亦有機會愈來愈多。你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又有幾多?假如家中有長者患上認知障礙,又應如何照顧?

文章內容

認知障礙症(cognitive disorder/ dementia),其實就是我們平日俗稱的腦退化症或癡呆症。這個病症源自大腦神經細胞退化,引致大腦功能衰退,可影響記憶、理解、語言、學習、社交、判斷能力,甚至情緒、行為及感覺官能。

 

視乎病因,認知障礙症主要分為3類,阿爾茲海默氏症就是其中最常見的1類:

1. 阿爾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別,主要成因未明,小部分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普遍相信是由於腦內出現乙類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斑塊積聚及神經纖維糾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引致腦部細胞逐漸死亡。患者的衰退是漸進的,現時仍未有方法治癒此症。

2. 血管性癡呆症(vascular dementia

第二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栓塞而令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導致細胞加速退化及壞死。如多次中風,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能呈梯級式衰退。由於腦細胞受損後不能復原,故治療主要是以減少腦中風的風險為主,以免病情因再次中風而惡化。

3. 其他可引起認知障礙症的情況

路易癡呆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柏金遜症、腦部創傷、濫用酒精或毒品、腦部感染(如瘋牛症)等。

 

除了記憶力衰退,市民可留意長者有否出現以下徵狀:

阿爾茲海默氏症

初期:常忘記最近的談話內容、名字或發生的事情;判斷力變差;容易情緒緊張、焦慮或低落;

 

中期:語言表達有困難;失去時間觀念;自理能力減退(如需要他人協助煮食和洗澡);容易情緒不穩;

 

後期:語言理解能力下降;失去自理能力(如大小便、飲食及行動困難);容易迷失,變得混亂、性格和行為改變;情緒變得冷漠。

血管性癡呆症

初期:判斷力、決策、計劃或組織能力出現困難

 

同時亦視乎腦血管栓塞、中風或出血的位置,以及腦部受影響的區域、範圍,患者的認知或活動功能受損程度會因人而異。

 

當發現長者出現相關徵狀,應盡早諮詢醫生的意見,如有需要,可要求將患者轉介至專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專科部門,或是帶患者到記憶診所,甚至是部分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照顧及訓練服務的日間護理中心,進行詳細評估。

認知障礙症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種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包括可延緩腦部退化的病徵的藥物,以及可紓緩認知障礙症帶來的行為及情緒問題的精神科藥物。

非藥物治療

如認知訓練、現實導向、懷緬治療、多感官治療、日常生活技能訓練、音樂治療、健腦活動、手眼協調訓練等,或能延緩認知能力退步及改善行為問題。

 

 

dementia image 1

simulate the emotional system

 

其中,社區上有一些以自負盈虧模式運作的日間中心,以及政府資助的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提供有關認知障礙症的訓練服務。每間中心會制訂不同的活動及訓練,如早操、遊戲活動、認知訓練和興趣班等,透過活動增強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能力及自信心,盡量讓他們發揮現有功能,減慢認知能力衰退。不過,不同機構提供服務的時間和收費不盡相同,例如可分為半日制或全日制;政府資助的日間中心可利用政府補助金為患者提供服務,但需輪候一段長時間;部分中心亦只服務指定地區等,市民需多加留意。

 

若認知障礙症患者不能到日間中心,坊間亦有一些中心可安排上門認知訓練服務,由職業治療師或受過訓練的職員提供1對1的訓練,收費大多以每次或每堂計。

為認知障礙症患者提供一個合適的居住環境非常重要,可讓患者盡量維持慣常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重點注意事項:

家居環境設計

增加室內光線,如讓日光透入屋內以及添置小夜燈,可避免患者感到混亂及把東西看錯。另在電燈開關按鈕加上顏色標貼,可方便患者使用。同時宜在家設置防滑配置,如使用防滑地毯;安裝適當扶手、浴椅等。

保持地方整潔

物件擺放要整齊,避免患者跌倒,且不要時常作變動,以免令患者對周圍環境感到混淆。將不常用的東西放進櫃子,並在櫃面貼上標籤;常用的物品則放在當眼位置,以便患者容易找到所需物品。不安全或危險物品亦要妥善收藏,如收起清潔用品,以免與煮食用的調味料混淆。

 

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並不容易,日常生活需要兼顧的細節非常多。但亦毋須感到手足無措,本會整合了以下幾個照顧重點:

1. 規律作息

因應患者的生活習慣,為其編訂作息時間表,如起床、晨運、飲茶、洗澡等的時間,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同時應鼓勵患者參與家居活動(如輕巧的家務)及閒暇活動(如書法),可減慢衰退速度。但要避免過度激烈的活動,同時亦要控制噪音,關掉不必要的聲響,以免影響患者入睡。

2. 良好溝通

說話時應與患者保持眼神接觸,內容及用詞要簡單、清晰,語調要溫和,咬字要清楚。如患者表達有困難,應耐心聆聽。同時亦可與患者有多些身體接觸,如為患者按摩、修甲,讓他們感受到關懷。

3. 家庭成員齊參與

患者的病情會隨時間惡化,愈來愈依賴別人照顧,故應從一開始就讓所有家庭成員參與照顧患者,分擔照顧上的壓力。

4. 善用資源

如請家務助理幫忙保持家居清潔、送飯、陪診等,以減輕日常的照顧工作。同時亦可以參與照顧者互助小組或分享會,讓同路人分享照顧患者的經驗及困難,有助抒發情緒和互相學習照顧技巧。

5. 保持輕鬆生活

照顧者亦應為自己安排正常的娛樂、社交生活和建立個人興趣,使自己得到適當的休息。

 

想了解更多關於認知障礙者的支援服務,請參閱【479期《選擇》月刊 細意選擇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支援服務】

延伸閱讀:認識骨質疏鬆

長者容易患上骨質疏鬆而不自知,偏偏此症嚴重起來可致命!馬上看《【骨質疏鬆冷知識】步入更年期 易被「無聲殺手」盯上?》,了解哪些生活習慣容易導致骨質疏鬆,以及如何有效預防。

延伸閱讀:長者缺齒問題

很多長者都有缺齒問題,但其實「老掉牙」非必然。從《【牙齒冷知識】唔想「老掉牙」? 預防缺齒有法子》一文,及早了解成因,提醒長者做足預防措施,以減低長者缺齒情況發生,從而避免影響其咀嚼或說話能力等。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

Please rate

想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