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外用止痛藥 方便也有副作用

外用止痛藥 方便也有副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時有因搬動重物或運動而不慎拉傷肌肉或扭傷關節。雖然輕微傷患可以於休息一段時間後自行痊癒,但痊癒前受傷部位出現的痛楚卻可以影響日常生活。此外,長者亦常有退化性關節炎之類的健康問題,導致劇痛難抵的情況。因此,不少人受傷後或會自行以外用止痛藥紓緩痛楚。儘管外用藥物可施用於痛楚部位的皮膚上,甚為方便,然而,使用任何藥物前,應先了解藥物的特點和使用方法,消費者可參閱本文簡介的一些常見含止痛成分的藥物,以及使用時要注意的事項。

適用的傷患

 

香港醫學會代表骨科專科醫生葉永玉表示,外用止痛產品較適合輕微至中度的創傷性痛症,例如輕微扭傷手腳、輕微的關節退化等,又或是神經系統過敏而引起的痛症。其理論是需要皮膚吸收得到足夠分量的藥物,從而影響感覺神經系統,減低痛楚感覺。由於不是口服藥,故可以避免口服止痛藥的副作用。

 

一些常見的外用止痛藥成分與某些口服止痛藥是同一種類,只是使用方法不同。大多數口服藥物需經腸胃吸收,再經肝臟新陳代謝才能產生效用,而藥物經過胃腸或肝臟時,有可能轉化為沒有治療功效的代謝物。此外,若病人出現嘔吐或腹瀉等徵狀,更會影響藥物的吸收。相對而言,由於外用藥物經皮膚吸收,故能減少藥物因新陳代謝而流失的機會。不過,外用藥物一樣有機會出現系統性的副作用,影響其他器官,尤其是過量使用,或同時使用相同成分的外用及口服藥,可引致過量吸收。例如外用的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仍可影響胃部;而水楊酸類藥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因而有可能引致出血傾向,但相對口服藥物,外用藥物對腸胃和肝臟的影響則較小。

 

若患者對外用藥物成分有過敏反應,例如敷後皮膚出現紅疹、水泡,便應停止使用。此外,若痛楚部位有傷口,亦不建議使用外用藥物,以免用後出現傷口發炎之類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