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外用止痛藥 方便也有副作用

外用止痛藥 方便也有副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時有因搬動重物或運動而不慎拉傷肌肉或扭傷關節。雖然輕微傷患可以於休息一段時間後自行痊癒,但痊癒前受傷部位出現的痛楚卻可以影響日常生活。此外,長者亦常有退化性關節炎之類的健康問題,導致劇痛難抵的情況。因此,不少人受傷後或會自行以外用止痛藥紓緩痛楚。儘管外用藥物可施用於痛楚部位的皮膚上,甚為方便,然而,使用任何藥物前,應先了解藥物的特點和使用方法,消費者可參閱本文簡介的一些常見含止痛成分的藥物,以及使用時要注意的事項。

使用止痛藥貼須知

  • 依從標籤或專業醫護人員的指示,不要使用超過規定的劑量和頻率;
  • 黏貼時應避免手部接觸藥貼的黏合面,並在貼妥後徹底洗手;
  • 如果標籤沒有標明可剪裁,便不要剪裁藥貼以免內裏的藥物加快滲出;
  • 施貼後,切勿讓藥貼暴露在高溫下(包括熱水洗澡及讓太陽直接照射);
  • 使用新藥貼之前必須先移除舊藥貼;
  • 嚴重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可能潰爛,傷口較難癒合,有足患痛楚也不適宜使用止痛貼;
  • 按照說明書的指示儲存未用的藥貼,並放於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及妥善清理已使用的藥貼片。

 

因運動導致軟組織或韌帶受傷時有發生,通常都能自然痊癒,塗搽藥物主要是減輕痛楚。然而,葉醫生提醒消費者,如果受傷部位出現嚴重出血,例如關節出現腫脹或不穩定的狀況,則應該不只是痛楚的問題,有可能是肌腱或韌帶撕裂,只靠塗抹外用藥物並不能治癒傷患,傷者應接受醫生檢查和治療。若無明顯嚴重受傷的徵狀,但使用外用藥物約7日仍持續感到痛楚,亦應接受醫生檢查,了解傷患的詳情,例如骨折,需要透過X光檢查才能斷定傷勢。
 

本文部分資料由香港醫學會代表骨科專科醫生葉永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