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買易潔鑊必看!新測24款樣本
邊款傳熱快?黐底、甩塗層?

易潔鑊方便易用,煮食時可減低黐底的機會,幾乎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廚具。消費者一般都會關心易潔鑊的塗層是否持久耐用、容易清潔,以及會否含有害物質等問題。是次測試市面上24款易潔鑊樣本,發現樣本間的傳熱速度和熱力分布表現參差,4款樣本在防黐底測試中表現遜色;另外6款樣本在防火和手柄溫度測試中未能符合歐洲相關安全標準,消費者使用時要注意手柄溫度和避免手柄太近爐火,以免發生意外。另外,全部樣本均未有釋出受關注的致癌物或/及環境污染物PFOA和PFOS,而可萃取重金屬量和總遷移量亦符合歐洲相關安全要求,化學安全表現理想。

測試結果

傳熱速度和熱力分布表現參差

傳熱速度和熱力分布有機會跟產品的物料特性、厚度和設計有關。傳熱速度快的煮食用具可縮短煮食時間,節省能源。另外,如果煮食用具的熱力分布不平均,則可能會影響煮食效果,令部分食物未被徹底煮熟或過熟,甚或帶來食物安全的風險。

紅外線感應器量度樣本受熱表面的溫度。

紅外線感應器量度樣本受熱表面的溫度。

是次測試參考歐洲廚具測試標準EN12983-1:2023第9部分:熱力分布的測試方法進行,利用紅外線感應器量度鑊面的表面溫度,以標準要求的特定熱源儀器持續加熱樣本,直至整個易潔鑊的平面部分的最低溫度達190℃,並記錄加熱過程所需的時間,以評估樣本的傳熱速度。另外,當平面最低的溫度達190℃時,根據標準要求,鑊面其餘部分的溫度最高不應高過290℃,即整體溫度差異不能超過100℃,以評估樣本熱力分布的平均度。

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樣本之間傳熱速度差異甚大,綜合不同塗層樣本的傳熱速度表現,6款樣本在2分鐘內可升溫至190℃,包括「ecHome」(#5)、「Vita Craft」(#16)、「GreenPan」(#17)、「Lacena」(#20)、「EZ COOK PROFESSIONAL」(#22)和「意美廚 IDEALE CHEF」(#24),傳熱表現理想。有4款樣本「Fissler」(#3)、「和樂亭」(#4)、「Tefal」(#12)和「Ballarini」(#14)需要超過5分鐘才可升溫至190℃,當中「Ballarini」(#14)更需要接近16分鐘才能加熱至所需溫度。如廚具加熱食物的速度較慢,可能會增加煮食所需的能源,或未能符合消費者的期望。

至於熱力分布的平均度,有4款樣本「Vita Craft」(#16)、「EZ COOK PROFESSIONAL」(#22)、「diseno」(#23)和「意美廚 IDEALE CHEF」(#24)在測試中所量得之最高溫度超過290℃,樣本的鑊面溫度差異較大,未能符合標準要求。當中3款為網紋/蜂巢紋塗層,其熱力分布較不平均,這可能是因為該類樣本的塗層呈網狀並凸起,以致未能均勻受熱。

樣本的傳熱均勻度及速度在不同爐具的表現或有不同,消費者應按家中使用的爐具選購最合適的易潔鑊。

防黐底表現

樣本在防黏底測試時未能完整取出班戟。

樣本在防黏底測試時未能完整取出班戟。

易潔鑊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原因是煮食時不易黐底,因此,測試參考EN12983-1:2023當中的防黐底表現(non-stick performance)。實驗室利用儀器在易潔鑊表面打磨500次,以模擬長期使用後的狀況;之後在沒有加入食油的情況下用易潔鑊煎班戟,並檢視樣本是否出現黐底情況。測試會重複進行共5次,每次都使用鑊鏟把整個班戟取出,如果班戟能完整被取出,並沒有在鑊面留下班戟殘餘物,才能符合標準要求。

 

樣本在煎班戟時部分易潔塗層剝落並附於班戟上。

樣本在煎班戟時部分易潔塗層剝落並附於班戟上。

結果發現3款樣本在測試中,未能以鑊鏟把班戟完整取出,包括「Vita Craft」(#16)、「EZ COOK PROFESSIONAL」(#22)和「意美廚 IDEALE CHEF」(#24),另外「Rossetti」(#6)在取出班戟時,部分易潔塗層出現剝落的情況,並黏附於班戟上,該4款樣本的防黐底表現不理想,未能符合標準要求。

然而,大部分消費者在日常煮食時,都會先在易潔鑊加入適量的煮食油,因此如保養得宜,以上情況未必會在實際使用時出現。

消費者在煮食時,應避免在未加食物或煮食油前過度加熱易潔鑊,以免損壞塗層或因空燒造成損耗。另外,消費者應避免使用金屬鑊鏟或其他金屬廚具煮食,以減少對易潔塗層的磨損。

塗層耐用表現

長期使用易潔鑊高溫烹煮酸性食物有機會出現腐蝕而破壞塗層,甚至導致塗層剝落,縮短易潔鑊的壽命。參考EN 12983-1:2023第8部分:耐腐蝕測試,把番茄和番茄醬汁加入易潔鑊並於室溫放置7天,再檢視塗層有否出現氣泡(blistering),以模擬長期使用易潔鑊煮食(特別在烹煮帶酸性食物),檢視易潔塗層是否出現被腐蝕的情況。

樣本測試後易潔塗層表面出現微細氣泡

樣本測試後易潔塗層表面出現微細氣泡。

測試結果發現5款PTFE塗層樣本的易潔塗層出現微細氣泡,包括「Fissler」(#3)、「和樂亭」(#4)、「ecHome」(#5)、「Rossetti」(#6)和「Home Coordy」(#7),表示塗層有可能因被腐蝕而造成剝落,未能符合標準要求。其餘樣本均未有出現同樣情況,表現理想。

 

雖然平常煮食所需的時間較短,但由於一般烹煮時溫度較高,再加上使用食具和清潔時對塗層造成磨擦;這都會縮短易潔塗層的壽命。消費者如果發現易潔鑊塗層出現微細氣泡,這代表塗層已經開始剝落,應考慮停止使用。

手柄安全及耐用表現

除了煮食和易潔塗層表現外,易潔鑊的手柄亦是不少消費者關注的部分。參考EN 12983-1:2023有關對手柄強度、耐用程度、防火和燙手程度的測試,標準要求手柄在模擬長時間使用易潔鑊時,不會出現損壞、變形或斷裂等情況。

全部樣本在手柄強度和耐用程度測試中表現理想,沒有樣本出現彎曲、變形或鬆脫等情況。不過,有2款樣本「Home Coordy」(#7)和「Topvalu BESTPRICE」(#8)未能通過防火測試,測試時把手柄用火點燃,標準要求手柄的物料在火源移走後的15秒內自動熄滅,而手柄物料不應出現溶解的情況。結果發現2款樣本的手柄在點燃後均未能於15秒內自動熄滅,有機會在高溫煮食或接近火源時出現危險。

另外,測試把添加了煮食油的樣本加熱至200℃,並維持此溫度30分鐘,然後再在距離鑊邊三分之一手柄長度的位置,量度手柄底部的溫度。結果發現6款樣本(#1、#5、#13、#15、#16和#21)的金屬部分所量得的溫度高於標準的上限(55℃),當中2款樣本「IKEA」(#1)和「WMF」(#21)在包裝上或使用說明書中有提醒用者在煮食時應使用隔熱裝備(如隔熱手套)接觸易潔鑊,因此仍符合標準要求。其餘4款樣本,「ecHome」(#5)、「Pearl Life」(#13)、「Happycall」(#15)和「Vita Craft」(#16),均沒有在包裝或使用說明書上標示相關警告字句,其手柄的金屬部分所量得的溫度分別達91℃、106℃、183℃和82℃,消費者在使用時有機會因手柄過熱而造成意外或受傷,未能符合標準要求。

提醒用者使用隔熱裝備的警告字句。
提醒用者使用隔熱裝備的警告字句。

有關的產品資料和測試結果已轉交海關跟進。

化學安全測試

易潔塗層一旦剝落便有機會黏附於食物,如塗層含有害物質,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因此本會參考歐盟對食品接觸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有關的要求和標準,為易潔鑊塗層進行總遷移量(overall migration)、可萃取重金屬量(extractable heavy metal)、PFOS和PFOA遷移量和總量的測試,為消費者提供產品的化學安全資訊。

 
總遷移量

總遷移量是食品接觸材料的關鍵安全和質量性能指標之一,反映材料在預期接觸不同食品模擬物(food simulants)時釋出或遷移的非揮發性物質(non-volatile substances)的總量,而這些非揮發性物質可能會影響食物的味道及口感,並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table 3

 

由於易潔鑊會用於烹煮不同類型的食物,測試參考歐盟就與食品接觸的塑膠材料和物品所設的條例EU No.10/2011,以3%醋酸(acetic acid)、95%乙醇(ethanol)和異辛烷(isooctane)模擬易潔塗層分別接觸酸性和油脂性食物的情況,檢視樣本所釋出的非揮發性物質的總量,再以樣本的表面面積計算出總遷移量。按標準要求測試需在同一樣本上進行三次,每一次的遷移量不可高於上一次,而三次的總遷移量均需符合標準要求。 

測試結果顯示,6款樣本(#2、#4、#12、#16、#23和#24)在3次浸泡3%醋酸後,有一至三次檢出非揮發性物質,檢出量由3mg/dm2至6.5mg/dm2,當中只有「和樂亭」(#4)在三次浸泡後均檢出非揮發性物質,「CIRCULON Total」(#2)和「Tefal」(#12)在第一、二次測試檢出非揮發性物質,其餘3款樣本則只於第一次測試後檢出非揮發性物質。不過該等樣本在三次測試中檢出的總遷移量均呈下降趨勢,而所有的總遷移量亦符合歐盟的相關要求。

 

在浸泡於異辛烷之後,有2款樣本「愛麗思 IRIS OHYAMA」(#19)和「Lacena」(#20)在第一次浸泡後分別釋出8mg/dm2和9.5mg/dm2的非揮發性物質,不過該2款樣本在第二及第三次浸泡後皆沒有釋出非揮發性物質,仍然符合歐盟的相關要求。

所有樣本在浸泡95%乙醇後均未有釋出非揮發性物質,情況理想。

首次使用易潔鑊或其他煮食用具前,建議消費者可先用混和清潔劑的暖水,以海綿或碗布清洗。另外,亦可以在易潔鑊或其他煮食用品中加入熱水,浸泡用具一個晚上,待至翌日清洗乾淨產品後才開始使用,盡量減少產品中可能釋出的非揮發性物質或其他雜質。

 
可萃取重金屬

易潔鑊的鑊身使用不同的金屬物料製成,金屬物料在長期使用後,特別在用於高溫烹煮酸性食物時,可能會釋出重金屬及遷移至食物中,消費者如長期食用含重金屬的食物,有機會對健康帶來風險。因此,本會參考歐洲理事會藥品品質與衞生保健局(EDQM)就食品接觸材料和製品中使用的金屬與合金可萃取重金屬的限值要求,測試各樣本的21種重金屬元素的可萃取量。

測試以溫度維持於100℃的0.5%(m/v)檸檬酸(citric acid)作為食品模擬物,在樣本中浸泡2小時。隨後檢測檸檬酸溶液中21種重金屬元素(包括鋁、銻、砷、鋇、鈹、鎘、鉻、鈷、銅、鉛、鋰、鐵、錳、水銀、鉬、鎳、銀、鉈、錫、釩、鋅)的含量。按EDQM要求,分別將第一次和第二次萃取的重金屬量總和,以及第三次萃取的重金屬量進行檢定,評估是否符合相關建議的要求。

6款樣本(#2、#6、#21至#24)於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浸泡後檢出1種至4種重金屬,而重金屬的種類包括鋁、鋇、鐵、鉬、鎳和鋅,檢出量均未有超出相關建議的上限,然而該等樣本在第3次浸泡後則未有檢出重金屬物質,符合歐洲EDQM要求,詳情見表四。

 

表四:樣本的可萃取重金屬量和歐洲EDQM相關要求

 
受關注的PFOS和PFOA

不少人擔心易潔鑊塗層有機會引致癌症,主要原因是在製造PTFE類塗層的過程中,有機會加入PFOS和PFOA這兩類添加劑,用作增加塗層的抗油性,提升易潔效能。事實上,PFOS和PFOA均是環境污染物,當中部分物質更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歸類為「人類致癌物」,對人體和大自然造成影響。

是次測試包括了PFOS和PFOA的總量和遷移量,分別檢視樣本的塗層中是否含有該等有害物質,另模擬於煮食情況時該等物質會否釋出至食物當中。

測試結果顯示1款樣本「EZ COOK PROFESSIONAL」(#22)檢出0.026% PFOS,符合歐盟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條例(POPs Regulation)所訂下的要求(0.1%)。而在特定遷移測試中,該樣本未有在食品模擬物(3%醋酸,於100℃浸泡2小時)中釋出PFOS。其餘樣本均未有檢出PFOS或PFOA,亦未有釋出PFOS或PFOA,情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