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慎用即弃洗面巾 免破坏环境

慎用即弃洗面巾  免破坏环境

多用途即弃洗面巾近年深受欢迎,这类洗面巾不少标榜可代替毛巾洗面,又称可用于卸妆、洁肤或作婴儿护理。这些洗面巾的材料是甚么?部分声称可生物降解或自然分解,属环保产品,是否可信?现时欧洲多国已禁用棉花棒或即弃餐具等塑胶产品,而本港处理都巿废物的堆填区快将不敷应用,消费者应如何选择和使用此类洗面巾才可达致可持续消费?

对环境的影响

生产耗费大量资源:即弃洗面巾虽然较卫生方便,但如果每天都用洗面巾,即使每天只用1张,积少成多,在不知不觉间便会制造大量的家居垃圾,增加环境负荷。由于制造洗面巾的物料主要是不织布,当中所用的纤维包括植物或再生纤维,例如棉或人造丝,于生产过程都需用上不少地球资源;以棉花为例,生产过程需用上大量清水,1件纯棉T恤一般要用2,700公升水;人造丝的原料来自木材及农产品的纤维,制造人造丝的工序也耗用不少能源、化学物质和产生不少污染物。洗面巾用完即弃,却用上大量地球资源生产,加上棉或人造丝一般可制造较耐洗的衣服、毛巾或其他家居用品,相比下如使用即弃洗面巾未免浪费。弃置的洗面巾又不能回收及循环再造,只可循家居废物途径收集,然后运往堆填区处理。

 

运往堆填区难降解:虽然有即弃洗面巾声称可生物降解或自然分解,但本港主要以堆填方式处理都巿废物,在缺乏氧气的环境,及不适合一般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下(例如温度、湿度和酸硷值等因素),即使天然纤维仍可被厌氧的微生物降解而产生甲烷(methane)气体及其他有机物质,却不像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能在短时间之内降解。此外,甲烷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暖化的短期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所以各国现时都致力于减少甲烷的排放。

 

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绿色指引,该会认为对于通常以堆填或焚化方式处理的物品的可降解声称属不恰当,因这些处理方式不具备物品在1年内出现完全降解的条件。外地有研究显示,有消费者以为产品标示可生物降解而将之弃于野外,其实此举反而会影响生态环境。

 

从可持续消费的角度出发,消费者首应尽量避免使用即弃产品。若有需要使用即弃洗面巾,例如出外旅行或为照顾婴儿或长者较敏感的皮肤,消费者宜检视产品的成分标签,选择标示含全天然或再生纤维成分的产品。从日常生活实践源头减废,较将垃圾分类和回收再造,更能有效保护环境,即弃洗面巾宜慎用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