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網購平台膠袋收費混亂 想「剔除膠袋」無選擇

自去年底實施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優化計劃)後,有不少消費者向本會反映,部分網購平台懷疑出現濫收膠袋費及濫發膠袋的情況。除了訂購貨品派送上門需要收取相關費用外,選擇店取貨品亦設有相關收費,而到門市就已付之膠袋費索取膠袋時,仍被要求另付膠袋費才提供膠袋。為了解實際情況,本會職員早前以一般消費者身分於11間網店/網購平台(涉及12間商號)實試購買新鮮、冰鮮或冷藏食品及一般食品。結果在69次實試中,有超過半數需要就所訂購的食品收取膠袋費或包裝費,金額由$1至$6,然而部分網店/平台釐定的相關收費水平及政策有欠清晰。

調查方法

優化計劃自去年12月31日開始實施,涵蓋全港所有以零售方式出售貨品的商戶,包括網上零售交易。根據《產品環保責任條例》(《條例》),如有貨品以零售方式出售予顧客、為推廣貨品的目的、或在其他與貨品的出售有關連的情況下,除非屬於可獲豁免的情況,例如購買沒有包裝或並非完全載於任何包裝的食品,可就每單一交易提供最多1個免費膠袋,否則商戶須就每個向顧客提供的膠袋,收取不少於$1的款額,而《條例》涵蓋的膠袋包括所有完全或部分由塑膠製成的袋。

實試涵蓋11間網店/網購平台

實試在今年6月至7月初進行,分為兩部分﹕

  • 第一部分:直接向10間設有自家網店的超市、食品店或網購平台(下簡稱平台)購買指定雜貨食品,包括「AEON」、「APITA UNY」、「city’super」、「大昌食品」、「Foodpanda(Pandamart)」、「HKTVmall」、「百佳」、「崇光」、「惠康」及「一田」。

 

  • 第二部分:揀選了4間(「AEON」、「大昌食品」、「百佳」及「U購」)與2個外賣平台(「戶戶送」及「Foodpanda」)合作的超市或食品店,經這類第三方平台訂購相關超市或食品店的雜貨食品。在這4間超市或食品店中,除1間(「U購」)沒有自家網店外,其餘3間同時設有網店,並已包括在第一部分的實試內。因此,是次實試涵蓋共11間網店/平台,涉及12間商號。

實試訂購最多9款濕貨及乾貨食品

本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分於每間網店/平台(包括沒有自家網店的「U購」)分別進行了3次至最多7次實試,包括3次至4次派送上門服務及/或3次店取服務,合共進行了69次實試,其中3次為完成所有計劃的實試後,於3間較大型的網店/平台進行的額外試購。另外,擬定於每間網店/平台進行的3次至7次實試均需購買3組食品,包括﹕只購買6款濕貨(新鮮、冰鮮或冷藏食品);只購買3款乾貨(罐頭、杯麵及薯片);及一併購買以上6款濕貨及3款乾貨共9款食品。不過局限於部分網店售賣的貨品種類及供應,在正式實試時最終分別訂購了3款至7款濕貨、2款至3款乾貨及最多9款濕貨及乾貨。

 

實試購買的濕貨及乾貨食品

table001

按4款含塑膠成分的袋計算膠袋用量

本文所指的膠袋為貨品原有包裝以外額外使用並含塑膠成分的袋,而計算各網店/平台於實試中使用的膠袋數量時,則包括其中2款在超市或雜貨店較常用的膠袋,包括有手挽膠袋(例如背心膠袋)或平口膠袋,以及是次實試中部分網店/平台所使用的平口膠袋(有封口)及保溫袋。至於其他容器,例如膠盒、紙袋及紙箱則不在計算之內。(見圖1)

 

feature001

圖1﹕左邊2款為較多超市或雜貨店使用的背心膠袋及平口膠袋;而右邊2款為是次實試部分網店/平台使用的平口膠袋(已封口)及保溫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