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方法
調查方法
調查於今年6月至10月進行。本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分,透過網上及實地查詢方式,搜羅全港為初學者而設的私家車及輕型貨車套餐課程資料;期間亦致函相關院校,要求核實並補充套餐詳情。儘管有少數院校仍以「散鐘」形式提供駕駛指導,為確保比較基準一致,是次調查集中於套餐課程。有興趣了解「散鐘」安排的消費者,可自行向相關駕駛學校查詢。
本會收集並整合了11間院校共32個套餐的課程資料,詳細了解其服務內容及收費結構。最終收到共5間駕駛學校的正式回覆及確認,分別為「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課程部)」、「學車易」、「香港駕駛學院」、「新觀塘駕駛學院」及「德安駕駛學校」。本會衷心感謝上述院校的合作和支持,亦冀望日後有更多商戶參與調查,讓消費者掌握更多資訊。
另外,本會亦就學車事宜進行了一個小型意見調查,於9月中旬透過本會的「油價資訊通」應用程式邀請用戶填寫問卷,以了解駕駛者的學車經驗及對駕駛學校的意見。
由於11間駕駛學校提供的輕型貨車課程收費及服務內容與其私家車課程相近,故下文主要集中比對私家車套餐課程。
獲取駕駛執照之流程
在香港考取駕駛執照主要分為筆試(甲部)和駕駛考試(乙及丙部)2個階段。首先,申請人需決定報考車型(私家車或輕型貨車),並選擇以自動(俗稱「自動波」)或手動(俗稱「棍波」)傳動系統的車輛應考。成功報名後,考生即獲發《道路使用者守則》手冊及筆試排期信。
駕駛學校一般會協助初學者辦理報名手續。申請人只需向院校提供所需資料,便會代為向運輸署遞交申請表及報考筆試。
筆試合格後,考生會收到路試排期通知書,當中列明考試日期及指定考試場地。路試分為乙部(中期試)與丙部(路面考試):前者測試泊位、窄路掉頭及斜路起步;後者則為路面駕駛考核,每個考試場地均設有2至4條考試路線。一般情況下,考生會同時應考乙部及丙部,稱為合併試。亦有個別學校會先進行乙部,合格後方可進行路面駕駛實習及考核。待通過筆試及兩部分路試後,考生便可申領暫准駕駛執照(俗稱「P牌」),正式踏上駕駛之路。
本地駕駛學校
一般分為指定駕駛學校和私人駕駛學校兩大類。前者為政府指定的駕駛學校,設有專用的訓練場地及考試場地,學員可在場內進行乙部試練習,以及在公用道路進行路面實習。營辦者可透過招標競投政府土地或使用私人土地營運指定駕駛學校。於調查期間,指定駕駛學校分別為隸屬「香港駕駛學院」的「小瀝源駕駛學校」、「鴨脷洲駕駛學校」、「元朗駕駛學校」以及「新觀塘駕駛學院」。其餘學校透過聘請私人駕駛教師執教,或與導師合作提供駕駛訓練。所有在公用道路的訓練必須在「指定學習時間」內進行,惟設有交通標誌或法例禁止學習駕駛的路段除外。學員及導師必須遵守有關規定,否則即屬違法。
持續進修基金
政府自2002年起設立持續進修基金,為年滿18歲的合資格香港居民提供最高$25,000的資助額,以報讀認可課程。自2019年起,首個駕駛證書課程正式納入基金資助範圍,有意考取駕駛執照的市民可申請資助報讀相關課程。
目前共有3間駕駛學校提供持續進修基金資助的駕駛證書課程,分別為「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課程部)」(#2)、「香港駕駛學院」(#5)及「李健駕駛學校」(#7)。除「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外,其餘2間院校同時亦提供非基金資助的學車課程。
若消費者有意報讀基金課程名單上的駕駛證書課程,學員需先以按月收費方式繳付學費及按院校的收費方式另繳付其他費用(例如租車費及運輸署費用),並可於成功修畢基金課程後的一年內申請基金資助。值得留意的是,課程學費以外的費用均不獲資助。學員應事先了解基金的相關規定,以計算自己完成課程後可獲基金發還的金額。
要成功獲發還資助款項,學員須符合指定條件,包括駕駛實習課堂及整體出席率均達70%或以上,畢業筆試和駕駛考試成績均達65%或以上。此外,所有駕駛證書課程的畢業駕駛考試均要求學員於快速公路及隧道等路面駕駛。因此,學員必須先於運輸署的駕駛考試取得合格成績,並成功申領暫准駕駛執照(P牌)後,方可參加院校的畢業駕駛考試,完成整個證書課程。換言之,即使學員已通過運輸署考試,仍需完成餘下課程及考試,方可獲發資助。
如對基金申請資格、基金課程資料及發還款項手續有任何查詢,可參閱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的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