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
芝麻包
又称咸卷,它的钠含量竟然在一众面包之中最高,平均每100克含480毫克钠!世卫建议每日摄取钠上限不应超过2,000毫克,即代表进食一个芝麻包已占每日钠摄取限量逾20%!
白/麦方包
你以为白方包会比较健康?谁怎想到它的平均钠含量竟然是第二高!据测试显示,面包店所售卖的非预先包装白方包及麦方包的钠含量与一般预先包装的存在较大差异:
- 面包店白方包:平均每100克含420毫克钠
- 面包店麦方包:平均每100克含400毫克钠
- 超市白方包:平均每100克含443毫克钠
- 超市麦方包:平均每100克含446毫克钠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制造的白方包及麦方包钠含量也有明显分别,前者为每100克含310至500毫克钠,相差可达61%;而后者则为每100克含280至500毫克钠,分别可多达79%!所以大家购买时,务必要留意一下营养标签。
肠仔包
平均每100克含420毫克钠的肠仔包。由于肠仔属于腌制肉类,在生产过程中或会加入「硝酸钠」等含钠添加剂;若分开计算,面包钠含量约每100克含250毫克钠,而肠仔的钠含量则约每100克含380毫克钠。不过由于面包占一个肠仔包的重量为六成,而肠仔只占四成,因此肠仔包的钠大部分是来自面包。
甜餐包、提子麦包及菠萝包
与上述面包款式相比,甜餐包、提子麦包及菠萝包的钠含量相对较低。甜餐包每100克含110毫克钠,而提子麦包及菠萝包则同样每100克含140毫克钠。可是,这三种面包经不同品牌制造,钠含量差距可达10倍。
摄取过量的风险
若进食过多钠,可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继而导致心脏病、中风或肾衰竭等疾病。另外,面包中的脂肪是高能量的来源,每克脂肪可提供9千卡能量。可是,摄取过量脂肪会增加患上心脏病、肥胖症及糖尿病等风险。
想知道自己平日食用的面包钠和脂肪量到底高还是低?不妨看看【505期 食1个面包摄取钠/脂肪最高可达每日限量约3成!】了解一下。
牛油
三种常见的牛油种类
牛油
普遍由奶类或忌廉搅制而成,为无酸败味的净化脂肪物质。而且制作过程亦相当讲究,所含奶脂不得少于8成,水分及盐分别不可超过16%及4%。除了盐、准许染色料及指明的添加剂外,不可含有任何杂质。不得掺杂其他任何杂质脂肪及油类。
人造牛油
也就是妨间常见的植物牛油,为非属溶合奶类的牛油食品。人造牛油亦同样有严格的标准,例如不可发出酸败气味,水分及牛油脂肪并不可超过16%及10%等。
起酥油
主要配料为植物油,总脂肪含量超过99%,加上水分含量极少,因此在烘焙时,食物的口感会比牛油及人造牛油不同。
牛油中含有哪些成分?
经常使用牛油的你,有没有想过当中含有哪些成分?这些成分到底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现在就为你一一拆解: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 可降低坏胆固醇水平
✓ 有效减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及提高好胆固醇的比例
✓ 有助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人造牛油及涂抹酱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牛油及起酥油多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 含奥米加3及奥米加6,适量奥米加3有助孕妇和发育中儿童的视网膜及脑部发展
✓ 可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有效减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及提高好胆固醇的比例
✘ 过量摄入或会提高血脂受氧化和血管发炎的风险
- 人造牛油及涂抹酱所含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会较高
饱和脂肪酸
✘ 属于坏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影响心脏健康
- 起酥油及牛油会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 会增加体内坏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好胆固醇
✘ 长期摄入大量反式脂肪酸,有机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牛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普遍会较其余两种高
反式脂肪酸是牛油的常见成分,不过它是天然存在而非人工造成,当中牛油每100克就含有2.7至4.8克反式脂肪酸,是三种产品之中最高;而人造牛油及涂抹酱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为每100克含0.1至1.0克,起酥油则为每100克含0.2克。普遍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种:
- 植物油及动物油经半氢化过程而产生(人工反式脂肪)
- 经高温加热处理的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人工反式脂肪)
- 细菌在反刍动物肠道内转化不饱和脂肪酸(天然反式脂肪)
氢化(hydrogenation)植物油是其中一种生产人造牛油的方法。当中可分为全氢化及半氢化,前者不会产生人工反式脂肪,但会令成品变得非常硬;后者则会产生人工反式脂肪。除了氢化之外,还可用互酯化法(interesterification)利用化学或生物酵素的方法将脂肪的化学结构改变,能有效减少反式脂肪的产生。
3-MCPD、3-MCPDE
✘ 损害肾脏的功能及影响雄性的生殖系统
GE及环氧丙醇
✘ 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
购买前细阅营养标签
要购买较安全的牛油产品,就要在购买前仔细阅读包装上的产品描述、配料表及营养标签。而大家亦可留意产品的配料成分及脂肪组合比例,尽可能选购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较低而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款式。与此同时,大家在购买前应细心查看产品包装是否完整,以及有否超出食用期限和到期日。
营养标签陷阱逐个捉
虽然养成阅读营养标签是一个好习惯,但其实市面上的牛油产品亦存在以下各种常见的营养标签陷阱:
香港代理与外国生产商的标签不同
经香港代理商代理后的产品,普遍都会贴上一块新的营养标签。但经本会今次的测试后发现,香港代理商的营养标签及配料表上没有其相关的营养资料和配料,而外国生产商原来的配料表上则有列明产品添加了维他命E、B6、B12及叶酸等,可见香港代理的营养标签资料错误,或会误导消费者选购不合适的产品。
标签用字不当
市面上部分人造牛油及涂抹酱会将产品类别的相关资料印在包装底部或侧面,当中用上较细小的字体标示,清晰度欠佳;更有少量人造牛油放大「butter」或「牛油」等相关字眼作为牌子或产品名称,但在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二位的配料为植物油,随时令消费者把人造牛油误以为牛油。
要选择较安全健康的牛油其实不难,大家可先看看【498期 18款牛油食品验出污染物 半数营养素含量与标签严重不符】,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