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旅保索偿不似预期?
条款要睇真!

旅保索偿不似预期?
条款要睇真!

香港人一向热爱旅游,无论是周末的快闪,还是长假的深度游,旅游都是不少人假日的指定活动。不过,旅途总有机会遇上意想不到的状况,例如极端天气影响行程、航班延误、行李遗失,甚至发生意外或有突发病症需要治疗等,除打乱原定计划外,更有机会造成额外开支。因此,不少人会选择购买旅游保险以增加保障;然而,保险索偿结果却可能不似预期。

本会屡有接获关于旅游保险索偿争议的投诉,例如自驾游遇上大风雪受困于公路但不属保障范围、航班取消但因购票日期影响索赔资格,以及回港航班行李延误但不获补偿等。业界如能加强条款透明度,并清晰列明保障范围及不保事项,将有助消费者更清楚掌握重要资讯,既保障消费者权益,亦有助减少争议,建立消费者信心和改善业界形象。

总结及消费提示

3宗个案均涉及旅游保险索偿争议,反映在不同情况下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对保障范围的理解存在分歧。市场上旅游保险产品种类繁多,保障范围及细节各有差异,消费者未必能全面掌握,尤其在自驾游或涉及多国长途行程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误解。本会亦发现,不少旅游保险对于行李延误的保障仅涵盖抵达香港以外的目的地,类似的条款限制或会影响保障范围。业界可考虑改善销售版面设计,凸显重要资讯,包括保障范围、不保事项等,使消费者更容易明白及掌握相关资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争议,进一步强化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任。

  • 每份旅游保险的保障范围都不尽相同。在购买旅游保险前,消费者应仔细比较不同保险计划的保障范围及不保事项。如对行程中特定活动是否受保存疑,例如高危或极限运动,应在投保前向保险公司查询。投保后应保留所有保单资料及与旅程相关的消费纪录,例如预订纪录、机票、收据等,以备需要索偿时可作为凭据。
  • 旅游保险未必可以涵盖自驾遇阻的情况,消费者如计划自驾游,可因应自身需要考虑加购其他保险,例如碰撞损害豁免险(Collision Damage Waiver, CDW)、第三者责任险等,甚至是专为自驾游而设,能提供紧急道路救援保障的保险计划。
  • 旅游保险的保单条款一般设有词汇释义(Definition of Words),以定义保单中的字词,例如「预订旅程」(booked holidays)可能指旅程开始前已购买但仍未使用,并会于受保期间使用或进行的住宿、交通、体育活动等;「旅程」(journey)是指受保期间由香港始发的旅程等。词汇释义影响保单条款的解读,亦影响消费者是否能成功索偿,消费者应在投保前细阅内容。
  • 消费者如不幸在保险事宜上遇到消费争议,除了可以联络本会外,亦可因应争议内容联络保险业监管局(IA)和保险投诉局(ICB)。保险业监管局负责监管保险公司及持牌中介人,其网站列有两者的登记册,以供市民查阅。如怀疑上述两者有违职业操守,例如涉及不良销售手法、误导陈述等,可以联络保险业监管局。如消费者对保险索偿有争议,则可联络保险投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