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指式血氧计点用?读数偏差因素多

传播速度极快的Omicron变异病毒株引发本港第5波疫情,令医疗设施承受极大的压力,导致无征状或征状轻微的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或需留在家中自我隔离,患者须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当发现病情有恶化迹象,便要尽快接受适当的治疗。其中一种需要监测的参数是血液中的含氧量。但究竟怎样监测血液中的含氧量?近来市面陆续出现不少指式脉搏血氧定量计,该如何正确使用?含氧量出现变化时应如何处理?本会搜集了关于血氧计的资料,并邀请了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提供使用贴士。

专科医生贴士

为自己测量基准水平

香港医学会代表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黄敬恩指出,由于不同型号的血氧计可能存在轻微的差异,他建议在买了一部新的血氧计后,应在感觉身体状况良好时,量度数次,得出一个基准数字,及后在有需要监测血氧状况时,可与该基准数字对比,以便了解血氧是否保持在自己的正常水平。

 

如果明确知道是身体状况良好但读数过低,则应查阅说明书,看看是否已正确量度,如果读数过低的情况持续,本会建议消费者向代理商或制造商查询;然而,如果对自己身体状况有怀疑,则应谘询医生意见。

哪只手指量度最好?

外地曾有研究显示,右手的中指和拇指得出的SpO2的读数最高,最能反映动脉的血氧饱和度。尤以惯用手的中指及拇指更适合,因为惯用手的血管应该较为粗大。黄敬恩建议消费者购买一部新的血氧计后,可试以不同的手指量度,比较不同手指得出的血氧读数,以后便使用得出最高数值的手指来量度,方便比较。因为量度重点是参考趋势而非单一次的读数。假如连续一段时间量出的读数呈下降趋势,便要注意是否身体出了问题。

不宜单靠读数决定求医?

2022年4月有一项在美国进行的研究发表,比较在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遥距观察计划中,有使用和没有使用血氧计对确诊者在30天内存活率和是否需要往医院求医的情况。当中约一半参加者有使用血氧计,另一半参加者则只需注意有没有呼吸困难。结果发现,两组参加者在存活或往医院的情况相若。研究结果反映确诊者使用血氧计并不会比只依靠自我注意呼吸困难情况在存活和住院日数方面有较佳结果。

 

现时主流的Omicron变种病毒相对较少令确诊者出现肺炎。因此,市民不应单靠血氧计读数来判断是否需要前往求医,因为血氧计只能反映血液是否缺氧,但2019冠状病毒还可引致不同的疾病,例如心肌炎。因此,如果出现其他严重征状,例如持续发烧、呼吸困难或急促、心口疼痛、嘴唇转蓝、脸色转青,即使血氧计显示SpO2是95%或以上,也应前往求医。最重要是患者自己有否感到不适,而非只依赖血氧计的读数来判断,血氧计并不能完全取代患者自身的感觉。

没有血氧计如何观察身体状况?

大众可以留意自己在日常体能活动中的感觉,例如行楼梯,如果一向能连续走数层楼梯也没气喘,但突然走一、两层已经感到气喘,便可能是身体出现问题的先兆。如果在家中洗澡,一般正常身体状况是不会感到气喘,但患者在缺氧时则有可能出现气喘。家人亦应留意患者有否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