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慎防医疗中心低价体检陷阱

慎防医疗中心低价体检陷阱

近年有集团式经营的医疗中心,标榜旗下医疗网络庞大、仪器及团队专业,能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除体检,更有中医、牙科、疫苗注射、美容等服务,看似方便消费者。然而,本会发现有医疗中心借低价体检之名,推销昂贵的疗程,当中更有以弱势社群为硬销对象,情况令人关注。

个案分享

A公司来电推广身体检查,陈先生听后感兴趣便答应到分店了解体检详情。陈先生抵达A公司后,随即被职员带到房间内聆听服务介绍,并不停游说他购买服务。尽管陈先生多次拒绝购买及要求离开,职员亦不理会,反而施加压力令他交出提款卡并将之没收。经历接近2小时疲劳式轰炸,陈先生最终难抵职员猛烈游说,答允购买脱牙($10,000)及脊医疗程($29,080),付款后才获准离开。
由于陈先生本身沟通能力较弱,以及长期受精神问题困扰,需要定期与社工会面,后来在与社工会面时谈及于A公司的遭遇。陈先生表示不时收到A公司职员电话邀约往门市,每次A公司职员都会向他推销疗程,几乎每次都要付款才能离开。根据陈先生之单据记录,10个月内他于A公司合共消费超过15万元,所购服务包括照肠、购买保健产品、重复购买脊医疗程及两套包括不同体检项目的疗程。陈先生其后同意由社工代为联络本会,向本会投诉A公司的销售手法及要求协助取回所付款项。

本会跟进

A公司接获本会信件后,随即表示同意全数退款。其后陈先生在本会职员、社工及其家人陪同下,于A公司取回款项并签署和解协议书。当日会面时,本会职员直斥A公司针对消费者不善沟通及精神状态上之弱点,再三游说他购买多项疗程做法属不良营商手法,应马上予以改善。本会亦应投诉人要求,提醒A公司不可再透过任何途径联络陈先生及向其推销服务。

周女士是一位长者,早前收到B公司电话推销脊骨检查($98)。检查时,B公司职员不消10分钟便说仪器显示不到周女士脊骨最后几节,明显有重大问题,需要会见中医。半信半疑的周女士随即被带到另一房间,由中医替她把脉及问诊。该中医得知周女士右脚在走路时感痛楚后便为她的右膝施以针灸。职员其后告知周女士是次中医就诊收费合共$2,400,游说她即时购买$88,000疗程,便可豁免是次费用。由于周女士的信用卡限额只足够支付2万元,职员提议她使用银行提款卡支付5万元,再由员工陪同她到附近的银行柜员机提取现金支付余额,周女士亦照办。
周女士回家后谈及脊骨情况,状甚担忧,当她提及购买了一个8万余元疗程时,家人大为震惊。由于周女士患有脑退化及认知障碍,家人认为周女士是于对疗程内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游说消费,遂与B公司交涉。B公司重申虽然周女士有医疗报告证明其认知能力,但销售过程皆有录影及录音,周女士亦已申报没有长期服用药品,故认为没有违规的销售情况。由于B公司一直未有确实回复,周女士家人决定联络本会,投诉B公司夸大病情再游说长者购买昂贵疗程做法不合理,要求退款。

本会跟进

本会与B公司进行调停,B公司重申已再次翻看当日录影,强调销售过程并无不妥,但同意安排全数退款。周女士签署和解协议后取回全数款项,个案顺利解决。

何小姐在某医疗集团旗下的脊骨及物理治疗中心做物理治疗,该物理治疗套餐附送三项免费检查,遂预约属同一集团的C公司进行牙齿检查。于C公司完成免费一分钟牙齿检查后,职员为何小姐拍摄牙齿X光及3D片,接见牙医后,牙医表示何小姐的智慧齿生长位置不好,会影响其他牙齿生长,提议尽快拔除四颗智慧齿(手术费$57,620)。何小姐当时表明将会离港一段时间,不急于做手术,但职员称若不马上付款确认,要缴付约千多元检查费,日后再来亦要重新付费检查,建议她先付款待回港后才安排手术,何小姐遂答应。
何小姐的母亲后来得悉情况,协助女儿谘询了多位牙医意见,均指何小姐下颚的两颗智慧齿接近神经线,手术存在风险,考虑她年纪尚轻及周边牙齿均属健康,认为没有拔除全部智慧齿之迫切性。何小姐最终决定放弃手术及向C公司申请退款,职员简单答复会跟进后便没有回音,直至两个月后经何小姐的母亲追问,C公司才回复因过了14天冷静期,加上没有提供医生证明,拒绝退款。何小姐母亲遂向本会投诉,表示C公司与女儿没有签合约亦从未提及冷静期,亦没有要求他们出示医生证明,对C公司的处理感到失望。

本会跟进

经过本会调停,C公司重申冷静期在公司网站已有标明,坚持不会退款,但可以安排转换其他同等价值疗程。何小姐考虑后亦接纳建议,将全数款项转换为物理治疗服务并享有5年有效期保证,何小姐满意调停结果,亦感谢本会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