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抗細菌而非病毒!
抗生素主要是用於治療細菌(bacteria)感染,可殺死細菌或阻止其繁殖。常見的疾病如尿道炎、甲型鏈球菌引起的咽喉炎、皮膚傷口發炎等,醫生會按需要處方抗生素。
然而,抗生素並不適合於治療病毒(virus)感染,如一般傷風和流感等,服用抗生素並不能加快康復的速度。考科藍回顧(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出版的研究更指出,處方抗生素給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的患者,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因此不建議就上呼吸道感染常規性使用抗生素。
其實,傷風或感冒大都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致,而且大都能自行痊癒,故治療時都是以紓緩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徵狀為主(如發燒、咳嗽、流鼻水、鼻塞、痰涎),但藥物一般不能縮短患病的時間。在流感季節,有需要時醫生或會處方抗流感病毒的藥物。
濫用抗生素或致耐藥性
抗生素有其副作用,有些人可能會在服藥期間出現噁心、嘔吐、便秘或腹瀉、頭痛等情況。抗生素亦有機會影響體內一些常駐的正常細菌,如腸道的菌群。要數濫用抗生素最重要的影響,莫過於其帶來的耐藥性。
認識抗生素耐藥性
「抗生素耐藥性」是指細菌出現基因變異,令原本有效殺滅或抑制它們生長的抗生素變為無效。如果受細菌感染的人自身的抵抗力不足,體內的感染更會持續,甚至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並增加傳染他人的風險,例如糖尿病患者常會出現下肢潰爛,倘受到細菌感染便相當危險;又例如進行器官移植手術時,亦會增加傷口感染的風險。
耐藥性如何出現?
一般細菌在短時間可繁殖出新一代,當中往往伴隨一些基因突變,或令細菌產生耐受抗生素的基因。如細菌適應了並能在有抗生素的環境下存活及繁殖,耐藥性便會出現。細菌之間更可透過接合而交換基因,具備耐藥性資料的基因亦可經此途徑在細菌群中散播。如細菌對多類常用的抗生素都產生耐藥性時,便屬於「多重耐藥性細菌」。
不當使用抗生素,如以抗生素治療病毒感染、多次重複服用同一種抗生素、每次服用抗生素的療程太長,甚至對食用動物濫用抗生素,都會加劇和加快耐藥性問題。
耐藥性如何透過動物傳播到人體?
你或許不知道,目前全球約有一半抗生素其實是用於農業,用作催谷生長和預防疾病。中國科學院專家曾指出,一隻「速成雞」在短短45天養殖期所吃的抗生素高達18種,成長期需4個多月的豬隻所吃的獸藥和抗生素更高達近100種!此時問題就來了,因為在飼養食用動物時濫用抗生素,細菌會在禽畜腸道產生耐藥性而變成超級細菌。當消費者進食含抗生素的雞、豬、牛、羊等,具耐藥性的細菌就會傳到人類,並在社會廣泛傳播。最壞的情況,就是普通的感染和輕微損傷,都可能變得無藥可醫!
本會曾在市面上隨機搜集了100款全雞及雞翼樣本,進行大型的雞肉含耐藥細菌測試,當中就有68個樣本對第三代頭孢菌素(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3GC)這組抗生素呈耐藥性。3GC抗生素被世衞定為在人類醫藥中「極為重要」(critically important)的抗菌素,能治療對人類生命有嚴重威脅的疾病如細菌性腦膜炎。經進一步化驗,其中62款樣本更含有可分解3GC的超級細菌超廣譜乙內酰胺酶(ESBL)耐藥腸桿菌科細菌!
即看影片了解更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5p2CVICts&feature=emb_imp_woyt
不要自行亂食抗生素
要減低耐藥性出現的情況,最有效方法當然就是聽醫生的話。病人應嚴格遵照醫生的建議服用抗生素。即使病情好轉,也不要自行決定提早停用抗生素,不要把抗生素儲起留待將來生病時再自行服用,亦不要將抗生素給他人服用。
此外,如醫生認為不適合使用抗生素治療,便不應刻意要求醫生處方抗生素。不少市民誤以為傷風感冒只要食抗生素就很快見效,有些人甚至當感到喉嚨不適便自行到藥房購買抗生素。實際上,抗生素屬處方藥物,而服用抗生素時,如果種類、劑量或療程時間不恰當,都算是誤用抗生素。要知道,並非所有種類的抗生素都適合任何病人服用,有些不適宜用於兒童、長者,甚至是懷孕或哺乳婦女,因此必須按醫生指示,服用合適的抗生素。
想了解更多,請參閱【534期《選擇》月刊 慎用抗生素減低細菌產生耐藥性的風險】。假如想知道更多關於市面上雞肉含耐藥細菌的資訊,亦可參閱【482期《選擇》月刊 測試100款生雞翼及全雞 6成驗出ESBL耐藥細菌】一文。
延伸閱讀:向餐牌上的抗生素說不
有否想過,小朋友肥胖問題都是長期進食被施加過量抗生素的動物的後果?上海復旦大學曾有一項調查發現,多種用於動物的抗生素,長期透過水及食物以低劑量方式進入人體,成為促進兒童脂肪生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為了遏止抗生素食材危害消費者的健康,國際消費者聯會(國際消聯)曾要求全球餐飲業停止向顧客供應以抗生素生產的食材。
想知道更多詳情,可瀏覽以下網頁。https://www.consumer.org.hk/ws_chi/director/articles/page/2016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