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藥店銷售手法須改善!
旅客方享購物樂

藥店銷售手法須改善! 
旅客方享購物樂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顯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的訪港旅客人數逾二千三百萬人次,為香港經濟帶來重大貢獻。光顧藥店是不少旅客的指定節目,惟商戶良莠不齊。本會曾於2023年點名譴責4間藥店的不良銷售手法,而近年亦屢有接獲關於藥店的投訴,包括藥材計價單位不明、誤購包裝高度相似的影射貨品(在包裝和名稱上通常和知名品牌十分相似,有模仿知名品牌之嫌)、收據內容與實際購入貨品不符等,涉及不同範疇。本會敦促業界摒棄不良銷售手法,殷實經營,為消費者及訪港旅客提供優良的購物體驗,鞏固本港「購物天堂」的美譽。

總結及消費提示

類似個案一因計價單位而引致的消費糾紛,即俗稱「斤變両」、「両變錢」的手法,為人詬病已久,香港海關亦多次執法。本會嚴正呼籲業界遏止歪風,以維護本港聲譽。個案二牽涉出售懷疑影射貨品的個案,若消費者已明確提出心儀的貨品及品牌,商戶應按要求提供貨品,並在交易前告知價格。如該貨品售罄,亦應通知消費者,讓消費者決定是否購買其他品牌替代。

 

個案三的商戶堅持貨品價格正確,僅收據標示的數量出錯。由於收據作為交易憑據,在交易雙方發生爭拗時是解決糾紛的依據,商戶應確保一切資料準確無誤。本會亦時有接獲個案,指藥妝店的貨品沒有明確標價,本會謹此呼籲業界應清楚標示貨品價錢,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糾紛。

  • 消費者如有心儀品牌及貨品,應清晰告知商戶,並留意心儀品牌是否設有防偽特徵並仔細比對商戶所提供的貨品,一切無誤方付款交易。交易後亦應即場核對收據內容,以確保所購貨品、數量、價錢正確,如有疑問,須即時提出,保留收據,以作憑據。 
  • 如消費者需要購買中藥,本會建議消費者應向註冊中醫求診及按藥方配藥,切勿輕信非註冊中醫的「診斷」。消費者如有意購買藥材或蔘茸海味,應先向商戶確認計價單位和價格,秤重後再與商戶確認貨品總價,如有任何疑問,要立即要求暫停交易。待釐清一切資料並確認無誤後,方同意商戶處理貨品(如切片或磨粉)。   
  • 所有香港的註冊中成藥產品標籤上均附有註冊編號,格式為『HKC-XXXXX』("XXXXX"為一組五位數字),如欲選購中成藥應注意產品的包裝上是否印有上述註冊編號。消費者亦可以提前參閱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網頁上的註冊中成藥名單(https://www.cmchk.org.hk/pcm/chi/#main_listpcm_2023.htm)並記下心儀產品的註冊編號、產品名稱等資料,在選購時加以核對,就可以更加放心。
  • 消費者選擇商戶時可參考其口碑,亦可參考店舖門外及收銀處是否貼上「正版正貨」標籤。此標籤有效期一年,消費者應留意標籤年份。如不幸與商戶發生消費糾紛而直接交涉不果,可與本會聯絡以嘗試調停。如懷疑商戶涉及不良營商手法,例如失實或誤導性商品陳述等,亦可向《商品說明條例》的執法機構香港海關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