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及消費提示
總結
近年不同網購平台積極拓展香港市場,並紛紛推出優惠,部分境外平台更提供跨境集運、香港本地退貨等物流安排。然而,在網購飛速發展的同時,平台亦應按條款履行服務,避免有個案一的情況發生,影響消費者對跨境網購的信心。自提點和智能櫃都是消費者的熱門選擇之一,本會理解物流公司的存放空間有限,所以通常會設置取件期限,然而商戶亦應確保更新貨件狀態的通知及其紀錄正確無誤,以避免誤會和糾紛。貨物自提點不論是自營還是合作商戶,物流公司亦應妥善管理,加強與自提點的溝通,改善貨件存放環境、提取安排及職員服務,予消費者更佳體驗。
消費提示
- 不同物流公司的收費及服務條款不盡相同,消費者宜先了解貨件收費的計算方法、收費重量的單位、最低消費及手續費等,另外亦應留意派送上門、自提點取貨等服務的不同收費,以及有否其他特別收費,例如逾期取件費等。
- 如消費者打算選擇自提點,則需留意該自提點是自營點或是由合作商戶提供。若自營點的貨件有任何狀況,物流公司可以直接介入,而合作自提點則不一定受控於物流公司。如果發生糾紛,物流公司可能會建議消費者自行與合作自提點處理。消費者需注意物流公司或只會透過專屬的應用程式通知貨件狀況及提供取件碼,如選用有關公司服務,或需先下載應用程式。
- 貨件遺失或受損的賠償安排視乎物流公司的條款而定,可能以實際貨件價格,又或以運費計算。賠償額一般設有上限,消費者如要託運較為昂貴或易損壞的貨品,或需考慮購買額外物流保障計劃,例如加大賠償額或加購查驗商品服務等,亦可向網店或賣家查詢,確保有足夠的保護包裝,以及於包裝上貼上「易碎物品」等提示標籤。收到貨件後應盡快拆開包裝檢查,如發現貨件損壞,應拍照作為憑證,並連同購買單據及交易證明,盡快通知物流公司。
- 由於法規不同,境外銷售的產品標準、規格及標籤等均可能與香港存在差異。如透過境外平台購物,消費者應細閱產品詳情、功能描述等資訊,以確定產品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同時,亦應留意產品是否被禁止出境或入境,消費者可參閱有關消費提示 (詳見本會網頁:https://www.consumer.org.hk/tc/press-release/consumeralert_onlineshopping) 以獲得更多內地網購「小貼士」。
- 如消費者需要退貨且條款允許,應先與平台、網店或賣家洽商,以確認退貨安排細節,亦應與商戶保持緊密溝通,以確定商戶是否已收到退件、貨品有沒有問題、退款渠道及何時會收到退款等。如不幸發生爭議且與商戶直接交涉不果,可聯絡本會嘗試調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