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顔色水果的功效
甚麼是植物化合物?
植物化合物(phytochemicals/phytonutrients)是植物製造出來對抗細菌和真菌等的物質,普遍具抗氧化作用(antioxidant properties),被認為能改善健康,減低患病風險。不同顏色的蔬果含有不同的植物化合物,而各種植物化合物亦對健康各有益處(詳見表一)。衞生署建議大眾進食多樣和不同顏色的時令水果和蔬菜;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亦建議日常的健康飲食模式,應包括各種顏色的蔬菜和原型水果(whole fresh fruits,即未經烹調或加工),以降低患上癌症的風險。
同類不同色的水果,營養素有何分別?
除了上述的植物化合物,同一種水果若顏色不同,其營養素例如總糖、維他命、礦物質等含量是否有分別?本會分別參考美國農業部(USDA)轄下的食品營養素資料庫FoodData Central、期刊《國際分子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於202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和澳洲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的資料,檢視下列5種同類但果皮或果肉顏色不同的水果的營養成分,惟需要注意,各種水果的營養素含量會因品種、產地及氣候等不同因素而異。
蘋果(apple)
蘋果含有助保持腸道健康的膳食纖維、能協助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的果膠(pectin),以及具抗氧化功效的維他命C和多酚等。
每100克青蘋果(格蘭尼史密斯品種)的總糖含量約為10.3克,與2種常見的富士蘋果和加拿蘋果相比(分別為12.1克和11.1克總糖),其總糖含量較低。而礦物質含量方面,加拿蘋果和青蘋果每100克的鉀含量(分別為110毫克和108毫克)則稍高於富士蘋果(91毫克),食用1個180克的加拿蘋果和青蘋果,會分別攝入約198毫克和194毫克鉀,佔中國營養學會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建議的成人每日適宜攝入量(2,000毫克)約10%。攝取足夠的鉀可降低血壓和減低中風的風險。
火龍果(dragon fruit、pitaya)
火龍果含有礦物質鉀,而其種籽則含有礦物質鈣、磷、鐵等。火龍果按顏色主要分為3種,較常見的有白肉火龍果(紅皮白肉)、紅肉火龍果(紅皮紅肉)和麒麟果(黃皮白肉)。
以紅皮火龍果而言,比較白肉和紅肉的不同營養素,發現不論總糖、鐵和鋅的含量均沒有明顯分別。而紅肉火龍果的鈉含量則較高,但參考《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仍符合「很低鈉」食品的定義(每100克食物含不超過40毫克鈉)。食用半個中型(175克)紅肉及白肉火龍果,會分別攝入約277毫克和338毫克鉀,相當於中國營養學會所建議成人每日適宜攝入量的約14%和17%;同時亦會分別攝入約55毫克和80毫克鈣,分別佔該學會建議的成人每日推薦攝入量(800毫克)約7%和10%。不過,紅肉火龍果含對人體無害的水溶性天然色素甜菜紅素(betacyanins),當其隨糞便或尿液排出體外時,便會導致糞便或尿液呈粉紅色。
與另外2種火龍果相比,麒麟果的維他命C及鐵含量相對較高,鈣和鉀含量則相對較低,食用半個(175克)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成人鉀每日適宜攝入量約9%(約172毫克鉀),以及鈣每日推薦攝入量約3%(約20毫克鈣),而總糖含量則與另外2種火龍果相若。惟火龍果的分量普遍較大,半個已等於1份水果的分量。
提子(grape)
提子有多個種類和顏色,普遍含有膳食纖維、維他命C和K。惟提子的葡萄糖(glucose)含量一般較高,容易被身體快速吸收,建議需要控制血糖水平的人士,例如糖尿病患者,於進食前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意見。
提子的營養素含量會因不同品種而有所分別,就無核青提子和無核紅提子而言,總糖、各種礦物質和維他命C的含量均不相伯仲。而提子的鉀含量豐富,食用半碗(約81克)無核青提子和無核紅提子,會分別攝入大約177毫克和185毫克鉀,各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成人每日適宜攝入量(2,000毫克)約9%。
奇異果(kiwi fruit)
奇異果含豐富礦物質鉀和維他命C。消費者普遍認為金奇異果較普通的奇異果(即青奇異果)甜。參考澳洲新西蘭食品標準管理局的資料顯示,金奇異果的總糖含量(每100克含10.9克總糖)較青奇異果(每100克含8.8克總糖)高約2成;每100克金奇異果的維他命C含量約為110毫克,亦較青奇異果(每100克含85毫克維他命C)高約3成。進食1個約69克的金奇異果,可攝入約76毫克維他命C,佔中國營養學會於《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建議的成人每日推薦攝入量(100毫克)約76%。而金奇異果每100克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鈣含量則為1.8克和18毫克,較青奇異果的含量(膳食纖維和鈣含量分別為3克和28毫克)分別低約4成和3成半。
橙(orange)
本港較為常見的橙為美國品種,分別為夏季出產的臍橙(navel,又名石榴篤橙),和冬季出產的蜜篤橙(valencia),兩者的果肉皆呈橙色。另外,於冬季至春季間,紅肉臍橙(Cara Cara)亦可能於市面有售。參考USDA的資料,每100克紅肉臍橙的總糖含量約為9.09克,較臍橙和蜜篤橙(含量約為每100克含8.2克糖)高約1成,其膳食纖維和鈣含量(每100克含1.9克膳食纖維和13毫克鈣)則較臍橙和蜜篤橙分別低逾2成和4成,臍橙和蜜篤橙每100克的膳食纖維含量約為2.4克,鈣含量則約為23毫克。
大眾普遍認為橙含有豐富維他命C。資料顯示不論橙色果肉或紅色果肉,橙的維他命C均達「高含量」水平,食用1個約131克的中型橙,會攝入約68毫克至77毫克維他命C,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成人每日推薦攝入量(100毫克)約68%至77%。
雖然同類不同顏色的水果,其某些營養素含量或有差異,惟顏色的分別反映水果所含的植物化合物或有不同,故建議身體健康的人士,日常進食多元化和多樣顏色的水果,以攝入多種對身體健康有益的物質。另外,資料顯示蘋果、火龍果、提子、奇異果和橙等水果普遍達「高鉀」含量水平,故被診斷為血鉀過高的人士,例如腎臟功能下降引致間中血鉀過高的人士,於進食該類水果前,應先諮詢醫生和註冊營養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