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興青年共居房屋
非牟利、私人項目各有優勢

新興青年共居房屋 
非牟利、私人項目各有優勢

房屋問題無疑是香港多年來尚未能夠妥善解決的一個重要議題;而近年,與青年人相關的房屋話題更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隨著共居(Co-living)公寓在歐美和亞洲等地愈來愈盛行,加上共享經濟成為全球方興未艾的潮流,不同類型的共居項目亦相繼在本港出現,並受到不少青年人追捧,究竟這種居住模式是否有助本港青年圓其「安居夢」呢?

「共居」是什麼?

簡單而言,「共居(Co-Living)」是一種現代形式的共享房屋,是由個人生活和共享空間組成的居住模式;即租客擁有自己的獨立睡房,並透過共享客飯廳、廚房和休憩空間等設施和資源,以減低租金和日常開支。

 

共居與傳統房屋最大分別是住客間透過社群互動,從而增進彼此溝通交流及互相學習,並建立人際網絡。所以,大部分共居公寓均會定期舉辦節日派對、就業講座、文化交流等活動或特定主題的工作坊和分享講座,以凝聚租客,加強歸屬感。由於共居空間的租客一般有着不同背景、年齡,甚至國籍,在彼此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有利相互擴闊眼界及社交圈子。

 

事實上,「共居」並非一個新興概念,早於1970年代,丹麥哥本哈根的共同住宅設計已經是一個共居計劃。其後,類似的計劃逐步推廣至荷蘭和英國,近年在歐美等地亦相當普遍,甚至於日本、台灣和韓國等亞洲地區,亦不乏共居的身影。由於共居近年在世界各地愈趨普遍,故有人形容當今是共居年代(The Year of Co-living)。

 

553-co-living-space_tab1-feature001

 

1. 獨身人士的比率上升

 

單身主義興起、社會保障愈見完善,及工作機會愈來愈多的背景下,愈來愈多現代人選擇獨身而處;例如瑞典和紐約有一半人是獨身、日韓台一人戶的比率約三分之一、中國單身人口亦已超過兩億。共居能讓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居住,又可各自擁有獨處空間,住客能夠從共用設施而改善人際關係和生活環境,亦可以從幫助其他租客而肯定自我價值。對於不少單身人士而言,是解決住宿要求的不錯選擇。

 

553-co-living-space_tab1-feature002

 

2. 租金難以負擔

 

全球樓價高企,不少青年人雖然有住屋需求,但卻無法負擔高昂租金。通過分擔租金和設施成本的共居模式,成為改善生活質素的一條出路。共居可以讓青年人在可負擔的租金下追求隱私和舒適的居住環境,故成為他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