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毋庸置疑,近年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席卷全球,形成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推动世界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若不正当使用,也会为大众带来风险。例如过去在海内外,有商家针对不同年龄层或特征的消费者,作出可能构成价格歧视的个人化定价,这类事例均令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产生疑虑。加上很多商家使用人工智能时欠缺透明度,甚少主动告知消费者机器学习如何运作、电脑程式怎样计算和作出决策等,令消费者和商家在议价能力和资讯掌握方面的不平等地位正随着人工智能普及而逐渐浮现。
本会认为,无论消费者、商家和政府等各持份者,都应采取正面和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工智能世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达致长远和多赢的局面。有见及此,本会首次就人工智能在香港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在上星期发表题为「道德与信心共融——促进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发展」的报告,以具前瞻性的思维,剖析当前香港消费者及商家使用和发展人工智能的种种挑战及意见。
从访问逾1,200位有浏览网店经验的消费者, 不少是经常网购的人士,但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熟悉程度仍然很低,对其信任程度更只有约3成。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逾7成受访者担心网店收集过多个人资料,但却有高达 6成受访者表示在网购时从不阅读网店的私隐政策或不知道甚么是私隐政策;更甚者,当网店显示小型文字档案讯息(cookie),要求消费者选择接受或拒绝时,有27%受访者会忽略这些讯息,或是任由其继续显示。本会在报告中提出,要保障私隐,首要任务是教育消费者养成较谨慎的网购习惯。
事实上,很多香港商家尚未全面认识人工智能和掌握其策略优势。业界正面对3项重大挑战,包括缺乏人才、资金不足、欠缺数据。是次研究亦检视了逾110间网店的私隐政策,发现分别只有约4成受检视的网店有告知消费者如何拒绝提供个人资料或浏览纪录,在保障客户私隐上,网店要多加检视和改进。
要好好处理消费者在人工智能与商家处于不平等地位,商家有必须踏出关键第一步,采用行业最佳营商手法,制定公司人工智能政策和企业管治。本会提出8项重点营商手法的建议,期望业界遵从良好的合规做法及资讯披露,同时由行业商会牵头建立「消费者约章」,并邀请其会员企业共同承诺和遵守,以赢得消费者信任。
目前全球不同组织已制定了超过160套人工智能道德原则或指引,部分司法管辖区更已经推出相关的法规或者提出议案准备立法。本会检视了全球10个司法管辖区的人工智能发展蓝图和管治方式,发现其政策法规主要分两大方向,其一是以风险管理为本,例如欧盟在去年4月提出了《人工智能法案》,以风险为基础作分级管制,规定必须禁止使用属「不可接受风险」级别的人工智能系统,而「高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受到严密监管;另一方向是规管业界营商行为,例如内地在今年3月实施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重点规范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监督在网店、搜寻器、社交媒体使用算法推荐服务的商家;加拿大则提出《数字宪章实施法案》,其中包括《人工智能与数据法案》;日本和南韩对消费者定期进行意见调查,了解他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程度;新加坡着重以教育,提升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还为商家提供各种支援。
本港可参考各地管治的经验,制定一套适合香港发展所需、全面和长远的人工智能政策和清晰的发展蓝图。报告中建议政府在考虑政策内容时,可涵盖7个范畴,例如为人工智能发展建立清晰的愿景和里程碑、以身作则加速数码化转型、吸引及培养相关人才,并为商家提供人工智能道德培训或指引等。乘着全球迈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机遇,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为实现香港成为以数码经济发展的智慧城市,社会上不同持份者必须集结力量,并肩前进,才能将人工智能的应用,转化为香港未来向前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