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推动平等数码金融 协助弱势人士一同受惠

推动平等数码金融 协助弱势人士一同受惠

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及社交活动,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等也不得不加快数码金融、金融科技等的发展步伐。不过由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变至依靠数码科技提供服务的同时,背后又会否忽略、甚或损害了部分人使用金融服务的权利?

 

今期月刊出版时适逢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故本会特此撰文响应权益日的主题「平等数码金融」(Fair Digital Finance),藉此探讨本港于数码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和潜在问题,望能引起各方的关注和反思,并竭力消除数码金融普及化可能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香港数码金融的普及程度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服务发展一直与时并进,亦具备一流的科网基建,然而又是否代表所有人都可享受到数码金融带来的益处?

统计数字

参考政府统计处于2021年4月出版,有关资讯科技使用情况及普及程度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第73号报告书》,当中不少统计数字或可反映本港现时使用数码金融的具体情况。

 

长者使用渗透度

根据调查结果,65岁或以上组别人士(下称「长者」)在「懂得使用个人电脑」、「拥有智能手机」、「在12个月内曾使用互联网」的比率分别为49.5%、68.1%、65.9%,而该三方面的普及程度在其他年龄层均达9成或以上。在流动支付方面,只有9.4%的长者在统计前12个月内使用过相关服务,而其他年龄层的使用比率则介乎46.1%至76.0%。至于在12个月内曾使用互联网的长者当中,亦只有14.3%使用过流动支付;17.2%曾使用网上银行服务、缴付帐单,或进行金融交易服务;以及9.2%曾作网上购物。

 

从入息方面分析

调查发现每月入息低于港币1万元的住户中,只有34.9%的家庭拥有已接驳互联网的个人电脑,而相关比率于每月入息为1万到低于2万的住户中则为63.2%;其余入息组别的住户在相同的调查中的百分比均高于8成。

 

以教育程度划分

教育程度方面,小学及以下的人士在「12个月内曾使用个人电脑」、「拥有智能手机」、「12个月内曾使用互联网」的比率分别为42.4%、68.0%、69.0%,而教育程度达中学或专上院校的人士在上述三项调查中的百分比都高达8至9成。

统计分析

以上数字显示,长者、收入水平或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士无论在拥有、接触,抑或是使用电脑、智能电话、互联网等科技产品的比率都相对偏低。有见社会各界积极推动和发展数码金融,日常生活中应用到金融科技的层面愈见广泛,而过往某些较为传统的作业方式也逐渐转型。而近年每当疫情严峻时,部分机构会以抗疫原因暂时关闭实体门市,以减少面对面服务并转而以电子支付形式提供网上服务,这或许对未有使用金融科技的人士造成了更大不便,扩大了现存的数码鸿沟。

 

尽管传统作业方式的转型某程度上能提升社会的整体效率且带来益处,但对于某些「科技弱势人士」而言,他们无疑在金融数码化的浪潮中受惠相对较少,其使用金融服务的权利也可能受到影响。联合国第74届会议中曾提及「(于数码科技中)被落下的人通常都是负担能力最低的人」,这句话概括了数码金融普及化背后可潜藏一定的包容性和不平等问题,其发展应更大程度地照顾不同人士的多元需要。

 

数码包容为联合国第74届会议的其中一个议题

数码包容为联合国第74届会议的其中一个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