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网上游戏罪行关注行动」青少年网上游戏研究报告结论及建议

  • 意见书
  • 2004.05.21

上网打机莫沉醉 偷人宝剑会入罪

综合三个网络游戏的研究报告,有以下结论:

1. 游戏用家在网络游戏中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超过4成被访游戏用家曾向其他人透露自己的游戏帐号/密码或将游戏帐户借给别人使用,近半数在借用后没有即时检查「财物」有否被人偷去,显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此外,七成青少年没兴趣去了解保护「财物」的方法,反映青少年不关心这问题。

2. 游戏用家对网上游戏罪行的认识薄弱

当被问及一些会触犯刑事罪行的网上游戏行为如「偷武器」、「登入未经别人授权的帐户」时,2成至3成青少年认为「不会构成违法」,有些认为「纯粹游戏」、「只是虚拟物件」、「不涉及金钱」等。

只有极少数游戏用家曾试过未经他人同意取走对方分数或武器,但个案访问显示有年青人在讲述自己的行骗手法时竟然显得洋洋得意,更不断「学习」及「自创」行骗手法,以为欺诈行为是「游戏的一部分」,情况令人关注。

3. 游戏用家的求助观念低

不少青少年认为网上游戏中的物件是虚拟的,无须过份介怀。可是当辛苦打来的武器被偷时,有年青人的反应却很认真,表示要「在网上唱衰对方」以泄忿。

即使遭遇涉及刑事成分的网络游戏行为,绝大多数游戏用家都不会或不知道可以报警求助,也有人不相信警方会处理这类案件。

小组有以下建议:

(1) 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网上游戏罪行

  • 应加强宣传,让青少年明白某些行为会构成刑事罪行,切勿以身试法。
  • 家长和教师宜指导青少年如何保障网上财物,包括帐号和武器等,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说话,以免招致损失。
  • 警方应加强宣传,让青少年知悉当网上物件被骗或被偷时,若涉及刑事罪行,警方是会认真处理的。

(2) 给家长的支援

  • 家长与子女的沟通十分重要,家长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他们虽然知道这是游戏,但情绪上是认真的。
  • 部分家长或不了解网络世界,特别是网络游戏的运作,社会服务机构和学校家长协会可增设相关题材的讲座和服务,指导父母如何妥善处理子女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3) 增加游戏软件安全设计

  • 青少年深受网上游戏虚拟世界的文化和价值观影响,游戏设计商宜考虑在游戏中传递正面和积极的讯息,不应含有「偷窃」功能或过份暴力行为。青少年有时难于分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容易做出违法行为。
  • 游戏不应有漏洞令骗子有机可乘。
  • 游戏中的每件物件应有独特记号,在出现失窃时可追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