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更多选择 更佳服务 - 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市场竞争研究

  • 研究报告
  • 2017.11.28

互联网技术不论在范围、规模及经济影响正急速发展,成为了扭转全球不同经济体系的主要力量之一。透过利用新科技,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推翻不同市场上固有的营商手法,务求以崭新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服务。

香港的士业正是众多面对这项挑战的其中一个行业。网约车服务的冒起乃全球性的现象,市场营运者利用信息科技,为寻求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更个人化及更有效率的服务。在共享经济的概念下,这通常被推广为「共乘业务」。

网约车公司将业务定位为交通「网络」公司,因为他们的服务建基于其设立的网络,将乘客的需要和网络司机作出配对。然而,这些网络公司的急速发展,引起关注,因为它给固有的士营运者带来市场干扰,及对长久以来经已存在、为保障乘客安全及福祉而设之监管制度带来影响。

本会就政府为回应消费者对更优质服务及更多车辆类型选择的诉求,建议引入专营的士表示欢迎。然而,政府现阶段提出的建议机制未必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期望,亦无法迎上现时在世界各地盛行的网约车服务趋势。假如是次设想的改革无法有效把握机遇提升市场竞争,吸纳网约车服务所提供的新元素,将错失良机。

与其他市场一样,引入网约车时其中必须考虑如何尽量减低对现有的士行业的冲击,本会认为假如专营的士方案未能发挥预期的效果,政府应郑重考虑采取本会的建议方案。

借助资讯及通讯科技,不但可提升乘客的乘车经验,亦为市场带来改变,这些发展都不会因为现有市场营运者或政府的意愿而停止。对消费者而言,最坏的情况是最新科技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而的士营运者没有改善服务,最终令整体经济利益受损。

因此本会建议政府采取循序渐进及过渡的方式,以减低网约车在科技发展及大数据下对现有的士行业所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作为第一步,政府可考虑让网约车营运者申请牌照或许可证,在合适的限额下经营,并为市场注入可控的动力,朝向一个更开放、以市场为本的制度。

本会深信引进一个包括的士和网约车服务的平行体制,在加强竞争的好处下,能够提升市场参与者的服务质素。为减少进入市场的障碍和促进创新,较为理想的是政府对网约车服务施加较少要求,规范的重点应集中于乘客安全和营运效益,以致政府可适当地执法和管制交通。

本会建议有关程序可透过利用现时由运输署署长发出的1,500个私家服务出租汽车许可证为起点,在某些程度上放宽严厉管制,使营商环境可包容网约车服务。首先,这新制度可发出三种不同的许可证:

  1. 网约车平台的专营权许可证 – 附有规范网约车平台营运者的条款;
  2. 具时限的网约车辆的许可证 – 附有规范提供网约车服务的车辆的条款(如由网约车平台营运者负责,则不需要政府发出车辆的许可证);及
  3. 网约车「伙伴」司机的许可证 – 附有规范提供网约车服务的「伙伴」司机的条款(如由网约车平台营运者负责,则不需要政府发出司机的许可证)。

 

在这之后,本会建议分阶段并以循序渐进方式落实这新体制:

  • 所有网约车平台、车辆及司机必须具有营运牌照,并订定车辆和市场新进入者限额;
  • 为保障乘客安全,就车辆情况和司机订立管制要求;
  • 具体的网约车平台营运者牌照要求,以保持价格透明度、足够的乘客个人保障和交通管制;及
  • 区分的士及网约车服务市场。

 

此外,政府应广泛地收集不同的交通数据,定期评估网约车服务的使用情况、其造成路面交通挤塞的影响及可能对现有的士司机所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假以时日,规管网约车的架构应趋向更适合开放市场的框架。本会倡议以公众利益为大前提下,把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市场由现时只依赖的士行业作为公共交通服务的营运模式(包括建议的专营的士服务),逐渐改革成一个能同时容纳的士行业及网约车在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的市场,从而促进整体市场上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