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行山懶人包】選擇合適背囊行山鞋 盡享郊遊樂

【行山懶人包】選擇合適背囊行山鞋 盡享郊遊樂

疫情下,出埠旅行變得遙遠,大家轉而展開本地遊,行山探索美景。對於行山新手,應如何揀選合適裝備?本會為你整合了揀選行山背囊和行山鞋的貼士。裝備好,準備投入行山的樂趣吧!

文章內容

1. 容量及空間可用性

何謂合適的背囊容量?簡單來說,30升或以下適合日常、遠足使用;較大容量(亦會較重)則適合露營數天甚至外遊使用。選購時,應考慮背囊內有沒有足夠空間擺放所有物品如外套、頭燈、地圖等。消費者可特別留意背囊有沒有專為登山仗而設的儲存空間,以便擺放不能縮短至背囊長度的登山杖。

 

另外,款式如提供尺碼選擇,通常都是按用戶的上半身長度或胸圍分碼。消費者宜親身試用,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尺碼。

 

2. 防水表現

防水亦是消費者選購行山背囊時的重要考慮因素,不過,某些防水款式或需配備雨擋使用,才能有效抵禦雨水,否則水分或會透過拉鍊及車縫邊位滲入背囊。另外,某些款式底部的防水表現亦可能較遜色,宜細心比較。

 

3. 舒適度

遠足郊遊,背囊要揹上一整天,故其舒適度十分重要。消費者應留意其穩定性,如調校肩帶長度的裝置能否夾緊,肩帶會否自行伸延;或是揹起背囊行走和彎腰向前傾時,肩帶會否移向兩側和向前移動。特別提提消費者,擺放物品入背囊時,將重物放於近上背的位置,可減少行走時的擺動。背囊的總重量亦不應超過使用者體重的四分之一。此外,揀選透氣度高的款式亦較好。

 

4. 反光設計

若遇上意外需要救援,有一個具反光設計的背囊,能提高在黑暗環境下的辨識度。顏色鮮艷的背囊亦讓人更易可看到。

 

5. 清洗方便

郊遊過後,背囊難免出現污漬,挑選內外面料都容易清理的款式會較好。此外,某些產品列明不宜放入洗衣機清洗,消費者需注意。

 

1. 保護性能

行山鞋和普通運動鞋的不同之處,在於行山鞋外底(outsole)一般採用較結實、耐磨的橡膠,減少腳掌在凹凸不平的山徑行走時所承受的壓力及降低受傷風險;中底(midsole)則採用較輕而柔軟的物料,以抵禦走路時的震盪,同時保持支撐身體的穩定性,有些產品更聲稱特設彈性底板,能增加鞋底回彈力。

 

想要保護性能較高的,宜選擇吸震能力較佳的行山鞋,有效減低足部承受的壓力。鞋頭厚而硬的款式,亦可減低腳趾意外踢到硬物時受傷的機會。此外,低筒行山鞋一般較為輕便,適用於市區日常生活;中高筒行山鞋保護程度則較高,適合多行走較崎嶇路途或有腳踝傷患的人士。

 

2. 防水防滑及透氣表現

香港有不少山澗或潮濕路段,如行山路綫會經過此類路段,宜考慮有防水防滑設計的款式。防水表現較佳的款式,可有效阻擋鞋身入水,鞋面亦會跣水,避免令鞋的重量增加。至於防滑方面,一對好的行山鞋應在平滑的石頭或樹根表面,以及結實的泥路表面都有良好表現。

 

但同時,消費者亦要留意行山鞋的透氣度。若行山鞋透氣程度不理想,即使有上佳的防水能力,長時間穿著也會感到侷促及不舒服。特別提提大家,切勿自行於鞋面塗上防水蠟,以免影響透氣度。本會亦建議山友可穿上較易吸走濕氣、又柔軟舒適的襪子,例如羊毛襪。

 

 

3. 耐用度

行山時,襪子有機會因出汗、下雨或是行經山澗路段而弄濕,然而市面有些行山鞋款式耐用度稍遜,鞋內面料未能有效抵禦乾濕襪子的磨擦,而會出現明顯磨損。另外,消費者亦應考慮鞋底抵禦重覆屈摺的能力,以及鞋底會否容易磨蝕。

 

 

4. 清洗和保養

行山後,鞋面及鞋底少不免會沾上泥濘或沙塵,假如鞋面是採用平滑皮面及合成布面的話,會較其他帶有疏孔布面或多個坑紋設計的款式較易清潔,同時可留意鞋底設計會否容易攝入小碎石。

 

這裡亦為大家帶來幾個行山鞋保養貼士:用戶可以濕布或刷子擦拭較輕微的污漬,如情況嚴重,就要以溫和液態清潔劑浸洗,並將可拆下的內底及鞋帶分開清洗及風乾。風乾時,可將舊雜誌紙放入濕鞋內,有助保持其形狀之餘亦可加快吸收鞋內水分。但切記不要用太高的溫度吹乾或直接暴曬行山鞋。

 

5. 合適尺寸

挑選了心儀款式後,要注意試鞋時應預留約半吋空間,因長時間步行或運動後腳掌和腳踝或會有少許膨脹,預留了空間就能避免腳趾在行走或落山時受到鞋頭壓迫而受傷。試鞋前,最好就是先讓雙腿步行一段時間,模擬行山時腳部膨脹的狀態,並穿上適合行山鞋的襪子,這樣就可試出較合適的尺碼。

 

了解更多,請參閱【540期《選擇》月刊 秋風起 行山去 13款行山背囊大檢測】【516期《選擇》月刊 11款行山鞋防水防滑效能大檢測】【540期《選擇》月刊 要攀山 又涉水 中筒行山鞋表現大比拼】

 

延伸閱讀:行山應該着咩衫?

除了要細心挑選背囊和鞋,穿着合適的衣服去遠足亦非常重要,否則隨時由強身健體變傷病纏身!即看《揀運動衣5大貼士》

 

延伸閱讀:補給的學問

能量棒是不少山友的必備食糧,但大家往往容易忽略不同產品的營養成分和食用分量,以致攝取過多能量,或是做成腸胃不適。《揀能量棒3大重點 避免致肥兼消化不良!》,教你如何正確選購能量棒。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

Please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