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篇
耳內適量的耳垢(earwax)可以滋潤耳道,形成具防水效能的保護膜,幫助帶走死皮;阻隔塵埃、異物等進入耳膜附近;以及有抗菌和抗真菌(antifungal)功能。不過若耳垢積累太多,則可能造成耳垢堆積和嵌塞問題(earwax buildup and impactions),帶來耳痛(otalgia)、耳鳴(tinnitus)、聽力下降、暈眩等後果,亦有機會出現耳道感染,到時不但可能嚴重疼痛,或會流出分泌物和產生異味。
經常使用助聽器及棉花棒的人士,比較容易遇到耳垢嵌塞的問題。使用助聽器、耳塞、入耳式耳機等有機會刺激耳道分泌,而配戴相關儀器亦可能阻礙正常排走耳垢的機制。使用棉花棒則有機會將耳垢推進耳道較深入的位置,增加出現耳垢積累並造成阻塞的機會。因此,配戴助聽器的人士,尤其是長者,建議定期找醫生檢查耳朵。特別一提,消費者亦要不時清潔助聽器的微細管道,以防耳垢積累在助聽器部件內,或可能影響其擴音功能。同時,耳道較狹窄、耳毛較多、耳朵受濕疹問題困擾等人士,亦應定期進行耳道檢查。此外,平日也應盡可能保持耳道乾爽,如在洗澡時配戴浴帽或耳塞;游泳時配戴泳帽或耳塞等。
採耳風險知多點
坊間有着林林總總的耳垢清理工具,不過要留意使用部分產品會有潛藏風險。以附有鏡頭和照明燈的耳挖為例子,雖然消費者可以利用手機透過屏幕觀察到耳挖深入耳道的情況,但使用這類工具時,很容易因為掌握不到適當的位置和距離而刮傷耳道,甚至有機會將耳垢推向耳膜;而電動吸耳垢機(suction devices)產生的聲音可能短暫影響聽力,操作時吸管在耳內形成的微小氣流亦會令人有暈眩的感覺。而電動吸耳垢機這類工具的除耳垢效能視乎耳垢類型和位置,對於清除較頑固的濕型耳垢亦未必有效。
特別一提,以燃點耳燭(ear candling)來清除耳垢,既無科學證據支持其效用,更有機會燒傷面部和耳道,甚至可能刺穿耳膜;而耳燭的蠟亦有可能造成耳道阻塞,故不建議消費者使用這類產品。
簡單來說,自行使用任何工具或硬物挖耳,都有可能將耳垢愈推愈入,造成耳道阻塞,同時亦有機會刺穿耳膜,造成感染,可能永久性影響聽力,所以並不建議自行胡亂採耳。若耳垢並沒有造成疼痛、影響聽力或阻礙耳道,其實消費者毋須將耳道清潔得「一乾二淨」。如果耳垢問題嚴重,出現發炎、疼痛等狀況,應由醫護人員協助去除耳垢以策安全。
自行洗耳要注意
除了採耳工具外,消費者亦能在市面上找到耳垢溶解劑(cerumenolytics)和耳道沖洗劑,幫助減少耳垢的積聚。這些產品相對會比上述的採耳產品較為安全和有效,但前提是使用人士的耳膜必須完好,無穿孔問題或置有耳管(tympanostomy tubes),使用前亦應先諮詢醫生意見。若曾接受耳部受傷、有穿孔性耳膜,或耳膜曾有損傷人士,除非得到專科醫生建議,否則不宜使用這些產品。
足部篇
厚甲、嵌甲,以及因皮膚退化、皮膚脂肪層變薄或變乾而令足部生硬繭或雞眼,都是常見的長者足部問題。遇到這些情況,應怎樣護理?
生硬繭或雞眼 | 緊記不要隨便使用雞眼藥水或膠布,若不當使用,產品內的水楊酸或會灼傷皮膚。建議可用磨皮石在乾硬的皮膚打磨,之後不時塗抹潤膚霜,滋潤皮膚。 |
厚甲、嵌甲 | 腳甲增厚可導致嵌甲,有機會引致炎症、紅腫或流膿。如腳甲變厚,可使用較大的指甲銼處理,或由足病診療師使用特別的工具磨薄厚甲。但如因腳甲變形而引致嵌甲,或需以手術處理。 |
足癬(香港腳) | 患上香港腳,趾縫及腳掌患處會出現水泡、脫皮、裂開等症狀,嚴重起來可引致傷口和細菌感染,出現潰瘍。香港腳的真菌可經腳部皮膚蔓延至趾甲,導致甲癬(灰甲),令趾甲變色、變形、加厚、變得脆弱,甚至剝落。
一般皮膚癬可用外用抗真菌藥膏治療,若是頑固或嚴重的感染,則需服用抗真菌藥物。醫生亦可按情況轉介至足病診療,由足病診療師清創受感染的甲面及處理腳甲鬆脫或厚甲等。 |
同時緊記,長者沐浴時需徹底清潔皮膚及雙腳,並保持足趾間乾爽。如有足癬或甲癬,穿襪子前可考慮使用紗布將腳趾分隔,協助吸汗。
了解更多,請參閱【543期《選擇》月刊 耳垢錯誤清理更麻煩 6種工具比高下】及【516期《選擇》月刊 長者足部問題的護理及治療方法】。
延伸閱讀:認識其他長者足部問題
除了嵌甲、腳癬等情況,有沒有聽過拇趾外翻、糖尿腳等其他常見的長者足部問題?
《長者出入要留神,腳踏實地保平安》教長者如何預防此類問題出現,以及揀選外出輔助工具的貼士。
延伸閱讀:選購助聽器
當聽覺隨年齡增長而退化,使用助聽器可改善聽力。但隨便購買,可引致不適,甚至破壞剩餘聽力。《讓耳朵「重生」!購買助聽器4部曲》一文,為你提供選購助聽器須知。
延伸閱讀:治療白內障
白內障是長者常見眼疾,常聽到要動手術才能治療此病,而手術又有分幾種。詳情是怎樣?即看《白內障一定要做手術?點樣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