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預繳式消費被濫用後果堪虞
多管齊下護消費信心振經濟

預繳式消費被濫用後果堪虞
多管齊下護消費信心振經濟

要數最近熱門消費新聞,莫過於舒適堡宣布暫時全線結業。截止9月底,本會共接獲5,249宗投訴,數量僅次於當年影響全球的雷曼事件,涉及總金額逾1.84億元,當中金額最高達2百萬元的一宗個案屬健身服務,而有關美容服務的最高個案金額亦達160多萬,所有會員、僱員瞬間雙雙淪為「苦主」。 本會除積極協助投訴人釐清過往的交易及使用紀錄,亦會就有機會可申請信用卡退款機制的個案提供支援。

編者的話

是次事件再次揭示預繳式消費的風險。本會多年來亦經歷過不少與預繳服務相關的投訴,較廣為人知的包括90年代的超群餅店結業令餅卡頓成廢紙、金獅影視超特店的套票未能兌現,以及於2016年結業的加州健身中心。當時本會收到約1100宗相關投訴,涉及總金額逾2千萬元,當年亦有投訴人以數十萬元購買了過千堂健身課程。在商言商,坊間不少服務及產品都以預付或套票方式出售,消費者該如何作出精明選擇?

先來剖析一下預繳式消費的運作模式:商戶一般以提供折扣或優惠來吸引消費者預繳費用,所預繳的現金將成為其營運資金來維持日常運作甚或拓展業務;對消費者來說,可以較大折扣購買產品和服務,又或獲取心儀禮品,常見例子如購買餅卡、飲品券、湯券、現金券等。然而,如遇上貨不對辦,甚或出現結業情況,一般都難以追討,議價能力薄弱。不過,消費者若能用得其所,購買時期較短且不涉及龐大款項的服務,預繳式消費亦有其可取之處。例如,你幾乎每日都會到同一間咖啡店購買一杯30元的咖啡,商店剛推出半價買10杯的優惠卡(即150元),限時1個月內使用,在這情況下,若能認清這項消費符合自己的實際日常需要、所涉及的銀碼有限及使用期合理,這交易也算理性消費。

預繳式消費之所以屢現問題,主因在於這個支付方式被濫用,當中尤以涉及大額預繳式消費的美容及健身行業的問題最為嚴重。為了「追數」,商戶以層出不窮的不良銷售手法損害消費者權益,包括明知經營出現困難,仍向消費者硬銷年期長、金額大的預繳式合約服務;又或軟硬兼施令客戶簽下多項美容療程,但隨後預約服務時困難重重,變相服務承諾無法兌現,但到期時又游說消費者加購服務以延長即將過期的美容項目。投訴個案亦反映這些十分個人化的健身課程或美容療程,更出現一些銷售員大打「感情牌」,以幫忙增加收入或升職為由,簽下更多課堂或療程,有投訴人更購入接近2,000堂健身課程,每堂約1,000元,即使每周3天,仍需10多年才能完成。年期過長的合約,除因個人情況需要有變,遇上商戶倒閉的風險亦俱增,消費者作為沒有優先權的無抵押債權人,能能夠討回預繳款項的機會十分渺茫,因此,如必須預繳款項的話,應盡量減少預繳金額,亦不應購買年期過長的服務,以減低潛在風險。

綜觀預繳式消費的3大風險因素,主要為年期、金額和取消合約。參考其他地區的做法,包括美國、加拿大及澳洲,都有立法規管健身行業的市場運作,就預繳式合約訂定介乎1年至3年的期限,當中澳洲個別省份更會以健身中心的租約期為限,例如一間健身中心只有6個月租約,預繳式合約便不能多於6個月。另外,各地政府亦就預付金額設定上限:美國紐約為每年3,600美元,而澳洲昆省則為不得超過12個月月費,不同市場亦有法規訂明在某些情況下容許取消合約,例如死亡、長期病患等。這些措施都能加強對消費者的基本保障,大大降低預繳式消費所帶來的風險,值得香港借鑑。此外,坊間亦有建議規定商戶以信託形式持有資金,待消費後才可撥作公司收入,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保障。不過,會否出現因信託安排而導致成本上漲或現金流等問題,則需仔細研究以平衡各方權益。

要締造一個安心的消費環境,除了考慮立法和加強教育,最重要的是業界秉持專業操守,持開放態度,優化及改善服務條款,為消費者提供更大的保障。本會於2018年發表了《倡議設立強制性冷靜期的研究報告》,旨在加強對消費者應有的保障。商戶要建立良好的商譽,應自動提供冷靜期,樹立榜樣,維護消費者對行業和商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