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推動平等數碼金融 協助弱勢人士一同受惠

推動平等數碼金融 協助弱勢人士一同受惠

新型冠狀病毒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及社交活動,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等也不得不加快數碼金融、金融科技等的發展步伐。不過由傳統的服務模式轉變至依靠數碼科技提供服務的同時,背後又會否忽略、甚或損害了部分人使用金融服務的權利?

 

今期月刊出版時適逢國際消費者權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故本會特此撰文響應權益日的主題「平等數碼金融」(Fair Digital Finance),藉此探討本港於數碼金融領域的發展情況和潛在問題,望能引起各方的關注和反思,並竭力消除數碼金融普及化可能帶來的不公平現象。

建議措施

提高弱勢社群的科技滲透率

就着本港弱勢社群在使用科技產品比率偏低的問題,本會建議政府提供額外資助予長者、收入水平或教育程度較低、殘疾,以及智障等人士購買智能裝置。有關當局亦可考慮與各大流動網絡營辦商協商和作出補貼,為弱勢社群推出更多特惠月費計劃和以相宜的收費提供流動數據服務,並加強支援及解決該類人士在使用通訊科技時遇到的技術疑難。以上措施應能有效減低弱勢社群使用資訊科技的經濟負擔,從而提高他們接受及使用科技產品的動機,長遠可使該社群的科技滲透率有所增長。藉着收窄數碼鴻溝,弱勢社群也就能更大程度地享受數碼金融普及化所帶來的各種便利和好處,實現普及金融。

普及金融措施拓展至科技領域

近年本港部分銀行開始在其個別分行提供多元化的語言支援服務,並且透過聘用不同族裔人士以照顧不諳中英文的少數族裔社群的服務需要。本會建議銀行業的各持份者在開拓數碼金融業務的同時,把上述有利於普及金融的措施拓展至金融科技領域,並研究如何利用科技,把銀行服務進一步覆蓋至以往未能滲透的層面,協助更多弱勢社群人士受惠於數碼金融,以促進數碼包容。

 

香港銀行公會和存款公司公會於去年12月修訂並推出了《銀行營運守則》,指示銀行如何在科技應用和客戶保障之間取得平衡,確保客戶在數碼環境下得到適切的保障,以及不同需要的人士都能獲得適切的銀行服務。本港的金融機構應參照該守則規定,持續檢視現有的常規做法,確保客戶不會因為數碼發展而受到不公平對待。

落實討論相關議題

政府應繼續推動普及金融和落實討論相關議題,以全面保障長者、收入水平或教育程度較低、殘疾,以及智障等弱勢人士的利益在使用金融科技時不受忽略或損害。就語言方面,受政府資助的「融匯」服務中心有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翻譯、傳譯,以及中英文課程服務,有關當局可探討「融匯」與銀行業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在少數族裔社群於使用金融科技遇上困難時適時作出協調和轉介,甚至為銀行給予翻譯意見,盡量避免不同族裔人士因語言隔閡而未能善用數碼金融服務。

教育及支援

教育工作可提供機會讓長者和其他弱勢人士更深入地了解和接觸金融科技,從而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是提升該社群的科技滲透率的重要一環。根據本會在2018年發布的「長者消費環境」研究報告,65歲或以上的年長人士由於學歷通常較低,因此對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應用並不熟悉;數碼鴻溝的存在使長者無法應用新科技,故他們易於被推銷並購買不適合他們的產品或服務,最終損害其利益。有見及此,本會亦於去年3月開始推行「智齡消費教育大使」計劃,向準退休或已退休人士提供培訓,內容涵蓋如何善用網上資源、網上購物的相關風險及陷阱、可持續消費等議題,旨在為年長消費者增進消費權益和數碼金融等方面的相關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及效果,同時亦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前瞻性的預視,防患未然。

 

 消委會於去年3月推行了「智齡消費教育大使」計劃

消委會於去年3月推行了「智齡消費教育大使」計劃

 

本會期望政府和各界參考上述建議和做法,向一眾弱勢社群持續提供金融科技普及化的各類型教育培訓,並擬定相關政策以作配合,讓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數碼金融的好處。透過締造一個合乎「平等數碼金融」的環境,香港定能成為一個更為包容、多元化的國際金融中心。

 

 

(本會謹此感謝香港金融管理局及平等機會委員會就本文內容提供了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