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老掉牙成因多多 要及早處理

老掉牙成因多多 要及早處理

長者掉牙是正常現象?本港人口老化,很多長者都有不同的牙齒問題,包括蛀牙、牙周病和牙齒缺失等。要牙齒發揮正常功能,一般需保留20隻功能正常的天然牙齒,然而根據衞生署的一項有關口腔健康調查,在65歲至74歲非居於院舍的長者中,約4成只有少於20隻天然牙齒,另有約半成長者更已掉去所有牙齒。

 

很多長者都不明白牙齒缺失其實是因為忽略個人口腔護理和適當牙科治療所引致,更有些以為即使失去牙齒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可以假牙代替。其實牙齒脫落不單止會影響咀嚼食物的能力,限制了食物的選擇;嚴重情況更可能影響發音和外觀,增加社交心理壓力。牙齒鬆脫與蛀牙及牙周病息息相關,如能及早預防,身心亦會因牙齒健康而變得更舒暢。

長者較易蛀牙的原因

每次飲食後,牙菌膜中的細菌會分解食物中的糖分,產生酸素,導致牙齒組織的礦物質流失(左圖)。唾液有中和酸性的作用,但需要約20至30分鐘才能發揮作用,若吃喝次數頻密,導致牙齒表面的礦物質流失量較修復量為多,經過一段時間後,牙齒會慢慢被侵蝕形成蛀洞(右圖)。

 

 飲食後,牙菌膜的細菌會分解食物中的糖分,產生酸素,若吃喝次數頻密,經過一段時間後,牙齒會被慢慢侵蝕形成蛀洞。

飲食後,牙菌膜的細菌會分解食物中的糖分,產生酸素,

若吃喝次數頻密,經過一段時間後,牙齒會被慢慢侵蝕形成蛀洞。

 

香港牙醫學會代表陳慧玲醫生和周文謙醫生表示,蛀牙最明顯的徵狀是牙齒顏色的變化和形成明顯的破洞。在蛀牙初期,由於牙齒的變化並不明顯,有時蛀牙位置更在牙齒之間或隱蔽的地方,患者較難察覺。另外,蛀牙令牙齒對外來刺激例如冷熱食物特別敏感,但很多人常將這種感覺與敏感牙齒混淆,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當蛀牙範圍擴大,影響牙齒神經發炎時已經太遲。

長者較易蛀牙的原因有幾方面,包括:

 

pic B

牙菌膜會黏附在假牙托或積藏在牙橋底部,如清潔不妥善,容易令假牙與真牙接觸的位置被蛀掉。

因為缺齒而需佩戴假牙托或鑲牙橋,增加了清潔牙齒的難度;另外,部分長者的手眼控制不太靈活,或令清潔牙齒變得困難,以致假牙托或牙橋與牙齒的接觸面成為蛀牙的高危位置。(見右圖)

長者因身體狀況和藥物影響導致唾液分泌減少,亦會增加蛀牙的風險。

 

pic C

部分長者因患上牙周病,導致牙肉和牙床骨收縮,牙根因外露而較容易被蛀掉。

部分長者因患有牙周病,導致牙肉和牙床骨(牙槽骨)收縮,牙根因而外露,由於牙根的表面沒有琺瑯質保護,較容易被蛀掉,而牙根蛀掉一般較難治療。(見右圖)

如能及早發現蛀牙,在未出現蛀洞前可以非手術方法治療(例如由牙醫塗上高濃度氟化物);如已出現蛀洞,一般只需利用合適的牙科物料修補破洞,便能恢復牙齒的功能;但若破損的範圍較大,則可能需要加上牙套,以保護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