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超市貨品價格如何計?
統一單位標價助精明消費

超市貨品價格如何計?
統一單位標價助精明消費

逛超市購買糧油雜貨是不少人的生活日常,加上疫情持續,市民多了在家煮食,對食品的需求及相關開支自然增加,而面對超市成千上萬種貨品,消費者在選擇時會基於不同因素作出決定,價格理所當然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然而貨架上售價最平的貨品不一定最划算,原因是同類貨品可以包裝成不同重量、容量或尺寸,消費者難以直接比較。

 

為了解不同貨品的「真實」價格,本會在去年12月收集了4間大型連鎖超市共12類預先包裝食品的價格資料,按同類貨品的淨重量或容量計算各類貨品的單位價格(unit price),結果發現部分較大包裝的貨品,其單位價格不一定較細包裝的便宜;另外,部分同一品牌但不同味道的貨品,雖然售價相同,但由於貨品淨重量或容量不同,單位價格可相差近80%。

 

海外國家或地區的相關規定

澳洲

澳洲自2009年起推行強制性單位價格守則(Unit Pricing Code),規定出售最低範圍食物類別(minimum range of food-based grocery items),包括麵包、穀類早餐、牛油、麵粉、新鮮水果及蔬菜、新鮮牛奶、肉類、米、糖及其他包裝食品,而店舖樓面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雜貨零售店及網上零售店,須按規定就有關貨品(豁免貨品除外,包括容易變壞或包裝破損的減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