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学车全攻略!
11间驾驶院校 课时、收费、补钟、杂费一览

学车全攻略!
11间驾驶院校 课时、收费、补钟、杂费一览

疫后本地、跨境以至海外自驾游盛行,带动报读驾驶课程的需求上升。另外,部分驾驶课程亦已纳入持续进修基金资助范畴,为有志进修的成年人提供持续进修和培训资助。市面上的驾驶学校纷纷推出林林总总的学车套餐,惟课时、收费、安排均不尽相同,难免令有意学车者眼花缭乱,更会造成预算上的落差。为协助消费者对本港驾驶课程的市场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将比较不同院校所提供的课程时数、收费结构及补钟安排,以及在导师编排、改期政策及场地设施等各方面的差异;同时模拟不同情景,计算要达到运输署建议训练时数所需的支出,供消费者参考。

调查结果

课程时数

驾驶考试旨在评核考生的路面驾驶技术及安全意识,确保其日后能安全及正确地驾驶私家车或轻型货车。运输署根据过往进行的调查、问卷等所收集到的数据,建议初学者于考试前应接受约30小时的路面驾驶训练,以充分掌握基本驾驶技术及累积路面经验。

 

院校计算总课程时数时,或会涵盖理论课和模拟训练等非路面实习部分。而学校一般亦会保留1堂的时数作考试之用,称为「考试钟」。因此,下文将着重分析各院校课程之驾驶实习总时数,即学员在通过路试前于导师车辆上接受的总训练时数。

 

调查发现,所有驾驶学校每节课堂时间为40或45分钟,且要求学员每次实习需连续上至少2堂。针对初学者的私家车基本套餐课程,驾驶实习时数由最短10小时至最长27.75小时,均未达运输署建议的30小时训练时数。以训练时数最少的「铿锵」(#6)港岛区「15课特惠套餐」为例,若以1堂40分钟并连续上2堂计算,加上考试钟后的总时长仅为10小时,即学员由报读课程到应考前只得7次的路面实习机会。

 

因此,消费者应按自身需要及能力,选择训练时数较合适的套餐。运输署亦提醒学员可按个人进度调整训练安排,以确保有充足的驾驶能力应付路面情况。

 

课程收费

市面上的驾驶课程总支出一般包括3个部分:学费、租车费及运输署收费。一般而言,套餐学费会因应驾驶学校及课程总时数而有别;驾驶实习时数愈多,课程学费亦会相应提高。

 

租车费则指学员于学车或应考路试时,向导师或院校租用车辆所支付的费用。除「学车易」(#3)和「联合驾驶学校」(#10)以外,其余院校的课程学费并不包括租车费,消费者须额外支付相关费用,金额由$1,000(#2及#7)至$2,600(#9)不等。

 

此外,学员在报读课程初期,须向运输署缴交驾驶考试申请表(俗称「路票」)及学习驾驶执照(俗称「学牌」)之费用,分别为$510和$548。虽然所有院校均可代为办理,惟「学车易」(#3)、「铿锵驾驶学校」(#6)及「联合驾驶学校」(#10)会额外收取$30至$100不等的代办手续费,消费者需多加留意。

 

是次调查发现,大部分驾驶学校均以套餐学费作招徕,其他支出未有一并列明,消费者或未能清楚掌握课程总支出,亦难以格价。例如,有套餐声称收费可低至$4,320,但若将运输署费用及租车费一并计算,实际总收费逾$7,500。此外,即使同一院校同一课程,总收费亦会因课程选项而有数百至逾千元不等的差异。其中,除了车种(私家车或轻型货车),选择不同的考试地区(港岛区或九龙及新界区)和车辆传动系统(自动或手动)也会影响总支出。

 

加钟补堂收费

如学员对自身驾驶技术信心不足,往往会在完成套餐所提供的驾驶实习课程后,选择加钟补课,希望在正式考路试前累积更多驾驶经验。大部分驾驶学校均设有补钟服务,供学员按需要报读。是次调查当中,除「货柜运输业职工总会」(课程部)(#2)外,其余均提供补课选项,每堂收费由$315至$615不等,具体金额视乎地区及车种而定。此外,与一般驾驶训练一样,每次补钟实习均需连续上至少2堂。详细课程资料见表一及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