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蚝油、虾膏、虾酱、鱼露 「味」力何来?
成分、贮存一文睇清

蚝油、虾膏、虾酱、鱼露 「味」力何来?
成分、贮存一文睇清

烹调时添加调味料,可以提升食物的味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料除了以黄豆酿造的酱油、豆瓣酱和面豉酱,以及用鸡只制成的鸡粉外,还有一类被称为水产调味料的产品,顾名思义是采用海鲜或其他水产制成。市面有不同种类的水产调味料,包括蚝油、虾膏、虾酱和鱼露等。烹调时只需酌量添加,便能提升菜式的鲜味。究竟这些调味料的鲜味从何而来?大家对它们又有多少认识?

选购、贮存及食用小提示

  • 留意食用日期有否过期,包装是否完整,樽内有否异物如蛆虫或发霉,调味料有否变色。鱼露如果出现分离或沉淀均属正常现象,不会影响品质和口味;
  • 细阅营养标签,拣选钠和糖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产品;
  • 参考配料表,优先选择海鲜成分(如虾、蚝汁、鱼汁)排在较前,而钠含量较高的配料(如食盐、豉油及增味剂)及糖含量较高的配料(如砂糖、白糖等)排在较后位置的产品;
  • 每次在使用完毕后,应将樽盖密封盖好,并贮存在4℃或以下的冰箱中,以防止变质及发霉,尤其于香港天气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较容易滋生霉菌;及
  • 如果发现调味料已经发霉或变味,应立即弃掉。

 

食用小贴士

 

 

  • 对海鲜或甲壳类动物过敏的人士,应避免进食水产调味料。部分水产调味料产品含有大豆成分,因此对大豆过敏的人士亦要注意配料表;及
  • 调味料的钠含量通常较高,应注意食用分量,以免因长期过量摄入而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另外,家长亦应从小培养孩童健康膳食的习惯,避免过早接触浓味食物,以降低养成日后偏好高盐高糖的食物的机会,并减少因饮食不均衡而增加营养不良和各种非传染性长期疾病的风险。因此,应尽量控制钠含量较高的调味料的使用量,亦可选用既天然又带有独特味道的香料代替,例如姜、葱、蒜、黑胡椒等,最重要的是保持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