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空气清新剂真「清新」?
VOC及致敏风险莫忽视

空气清新剂真「清新」? 
VOC及致敏风险莫忽视

空气清新剂一般用作掩盖气味或使空气清新、芬芳或除臭等,部分产品更同时声称具「除菌」或「杀菌消毒」等功能。市面上有不同形式和香味的产品可供选择,然而,部分或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香料致敏物,或会造成空气污染,亦有机会令消费者产生皮肤过敏和呼吸道刺激等症状。针对以上2类受关注的化学物,本会测试了市面上18款空气清新剂样本,结果显示,全部样本均检出不同种类和浓度的香料致敏物,另有2款样本检出的VOC含量超出本港法例规定上限。如家中有小朋友、皮肤敏感和呼吸道敏感的人士,应当慎用有关产品。 

测试结果

认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由多组有机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物质,在室温下容易挥发并进入大气中,令室内空气质素恶化及造成空气污染,消费者亦可能透过呼吸吸入或皮肤吸收,增加健康的风险。 
 

大部分空气清新剂都含有机溶剂例如酒精等和各种的香料成分,而喷雾形式的空气清新剂还加入推进剂,而这些成分大多含VOC。本港及世界不同地区已透过规范消费品中的VOC含量,帮助减轻臭氧(ozone)和烟雾(smog)污染问题,从而降低公众接触烟雾相关危害的风险,以保障大众的健康和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款样本VOC浓度超出本港法例规定上限 

本港《空气污染管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规例》对受规管产品所含的VOC订明最高限值(见表二),当中亦包括空气清新剂。实验室参考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所建议的测试方法 (Method 310),测试样本中的VOC含量。 

 

参考产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以及/或供应商就本会的查询所确认的资料显示,9款喷雾形式样本中,3款为双段式喷雾空气清新剂,其余6款为单段式喷雾空气清新剂。喷雾形式样本的VOC含量由没有检出(#10)至20%w/w(#17),全部符合本港法例的规定。至于液态或泵喷形式的样本方面,2款样本「KOALA ECO」(#8)和「AROMARO」(#9)的VOC检出量分别为88%w/w和95%w/w,超出本港法例的最高限值规定(18%w/w),相关样本的产品资料已转交环境保护署(环保署)跟进;其余7款样本的VOC检出量由没有检出(#2)至8.5%w/w(#7),符合本港法例的规定。 

 

2款样本VOC浓度超出本港法例规定上限 

 

香料致敏物质  

部分香料成分为香料致敏物质,长时间及反复接触过量的致敏物质可能会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空气清新剂中较常添加各种香料成分,散发香味或用以遮盖异味,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的香味体验。当这些化学物质释放到空气中,消费者可能会经呼吸吸入或透过皮肤吸收。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BfR)曾于2008年指出,当时尚没有 因吸入已知有害香料而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然而,BfR强调对于皮肤过敏的人士来说,吸入这些香料可能会加剧皮肤过敏症状及增加引起呼吸道刺激的风险。 

 

根据2017年美国加州《清洁产品知情权法案》,若「指定产品」(包括空气护理产品)含有欧盟《化妆品条例》附件三所列的香料致敏物质,且其浓度达到或超过0.01%,产品标签上应标示「含有香料致敏物质」的声明或每种香料致敏物质的清单,旨在让公众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购买决定。 

 

全部样本均检出香料致敏物质  

欧盟《化妆品条例》附件三所列的26款常见香料致敏物质,当中24种为限用香料致敏物质,另外2种香料物质,包括铃兰醛(butylphenyl methylpropional,BMHCA,又名Lilial)和新铃兰醛(hydroxyisohexyl 3-cyclohexene carboxaldehyde,HICC,又名Lyral)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从欧盟《化妆品条例》附件三删除并新增至附件二的化妆品中禁用物质清单。 

 

测试结果显示,全部样本均检出不同种类的香料致敏物质,数量由1种至6种不等,总量由0.0034%至6.9210%,有14款样本检出1种或以上含量超出0.01%的香料致敏物质,香料致敏物质检出总量最高的样本为「KOALA ECO」(#8)。另外,最多样本(共16款)检出的香料致敏物质是芳樟醇(linalool),检出量由0.0033%至0.17%;其次是己基肉桂醛(hexyl cinnamal)和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和柠檬烯在接触空气后容易被氧化(oxidation),可能形成致敏性较高的物质,例如氢过氧化物(hydroperoxides)等,增加出现接触性过敏的风险。 

 

1款样本检出铃兰醛 

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于2019年发布关于铃兰醛的意见书指出,铃兰醛是已知的接触性致敏物质,加上这种香料物质被广泛用于不同种类的产品中,因此认为这种香料成分按建议浓度下用于化妆品不能被视为安全。及后,欧盟将铃兰醛归类为具生殖毒性物质第1B类(toxic for reproduction category 1B),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其可影响成年动物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自2022年3月起被欧盟禁用于化妆品中。由于SCCS未有获得任何具体的数据来评估非化妆品用途下的暴露情况,SCCS重申该意见不适用于任何导致消费者经吸入而使肺部暴露于铃兰醛的喷雾产品。参考内地日用香精标准GB/T 22731-2022的要求,铃兰醛用于空气清新喷洒用品(10B类)的最高限量为0.63%。18款样本中,有1款「EARTH」(#18)检出铃兰醛,含量为0.021%,低于GB/T 22731-2022的建议限值。 

 

全部样本没有标示或只标示部分香料致敏物质  

检视产品标签资料,大部分样本只标示「香料」、「香精」、「fragrance」、「fragrance oils」或「perfume」,而不是香料中的特定成分或香料致敏物质。14款检出1种或以上含量超出0.01%香料致敏物质的样本,只有「febreze」(#14)于产品标签上标示部分香料致敏物质。其余13款样本均未能符合美国加州《清洁产品知情权法案》的标示要求。另外,小部分样本有提示产品「可致皮肤过敏」或「若使用后出现敏感症状,应停止使用并请教医生」等警告字眼。 

 

现时本港法例未有规定相关产品必须列出成分、香料致敏物质或标示「含有香料致敏物质」的声明。虽然是次产品一般只喷洒于空气中,但使用时有机会触及皮肤,尤其是部分产品同时声称可喷洒于衣物或床单等与身体接触的物件上,可能会增加皮肤过敏或呼吸道刺激的风险。此外,亦不能排除经呼吸吸入而带来的健康风险。 

 

本会建议生产商应留意国际间就香料物质订定的最新法规和建议,并积极改善产品配方和标签资料,避免使用含有禁用化学物质的香料成分及自愿性提供成分资料供消费者参考。与此同时,亦可参考海外部分产品供应商将产品成分资料(包括香料致敏物质)载列于其官方网站上,以提供完整产品资讯予消费者参考。 

 

部分样本有提示产品「可致皮肤过敏」。 

部分样本有提示产品「可致皮肤过敏」。 

 

所有样本没检出对二氯苯  

对二氯苯可作为除臭剂成分,用于掩盖空气中的「气味」。根据欧盟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EC)No 1272/2008),对二氯苯被归类为致癌物质第2类(carcinogen category 2,suspected human carcinogens),对眼睛具有刺激性,且对水栖生物具有高毒性及长期持续的影响。现时欧盟REACH法规规定其用于空气清新剂的使用浓度为1%w/w以下。 

 

所有样本均没有检出对二氯苯,结果令人满意。 

约9成样本未有标示完整成分列表 

检视产品标签资料,只有「KOALA ECO」(#8)和「ambi pur」(#13)以英文列出完整成分资料。其余样本只说明部分成分资料或列出成分类别,例如「推进剂」、「界面活性剂」、「除臭剂」或「香料」等。本会建议厂商积极完善产品的标签资料,增加其资讯透明度,让消费者能知所选择。  

 

 

个别样本的开封后使用期较短,消费者在打开产品后应按指示在限期内用完。

个别样本的开封后使用期较短,消费者在打开产品后应按指示在限期内用完。

逾 6 成样本欠标示使用期限 

7款样本在包装上有标示使用期资料,包括生产日期、有效日期、保质期或开封后使用期(period after opening,PAO);余下11款样本则没有标示任何有效期资讯,标签资料欠理想。 

留意使用方法  

单段式喷雾空气清新剂只含同一类液体成分,在使用前无需摇动产品容器,而双段式喷雾空气清新剂在使用前必须摇动产品容器以混合各段成分,消费者使用前应细阅产品说明。  

 

 

警告字句   喷雾形式空气清新剂一般含挥发性有机溶液及推进剂,而根据是次检测结果,部分液态或泵喷形式的样本亦含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消费者在使用或贮存时要特别留意,除应远离火源和电源外,亦须注意室内通风及存放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另外,该等产品的供应商应于产品包装上标示相关的警告字句。     检视产品标签资料发现,有15款样本同时以中文和英文标示警告字句,另外有3款「KOALA ECO」(#8)、「AROMARO」(#9)和「Bath & Body Works」(#16)只以英文标示警告字句,没有相关的中文标示,建议相关产品供应商应同时以中文标示警告字句以加强提示。 

部分产品标示有代表爆炸性与易燃性的危险象形图示,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风险。 

警告字句  

喷雾形式空气清新剂一般含挥发性有机溶液及推进剂,而根据是次检测结果,部分液态或泵喷形式的样本亦含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消费者在使用或贮存时要特别留意,除应远离火源和电源外,亦须注意室内通风及存放于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另外,该等产品的供应商应于产品包装上标示相关的警告字句。 

 

检视产品标签资料发现,有15款样本同时以中文和英文标示警告字句,另外有3款「KOALA ECO」(#8)、「AROMARO」(#9)和「Bath & Body Works」(#16)只以英文标示警告字句,没有相关的中文标示,建议相关产品供应商应同时以中文标示警告字句以加强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