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老掉牙成因多多 要及早处理

老掉牙成因多多 要及早处理

长者掉牙是正常现象?本港人口老化,很多长者都有不同的牙齿问题,包括蛀牙、牙周病和牙齿缺失等。要牙齿发挥正常功能,一般需保留20只功能正常的天然牙齿,然而根据卫生署的一项有关口腔健康调查,在65岁至74岁非居于院舍的长者中,约4成只有少于20只天然牙齿,另有约半成长者更已掉去所有牙齿。

 

很多长者都不明白牙齿缺失其实是因为忽略个人口腔护理和适当牙科治疗所引致,更有些以为即使失去牙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可以假牙代替。其实牙齿脱落不单止会影响咀嚼食物的能力,限制了食物的选择;严重情况更可能影响发音和外观,增加社交心理压力。牙齿松脱与蛀牙及牙周病息息相关,如能及早预防,身心亦会因牙齿健康而变得更舒畅。

牙周病与其他疾病

如牙齿清洁不够彻底,牙菌膜内的细菌分泌毒素,刺激牙肉并会引致发炎(牙龈炎);若牙菌膜长时间没有被清理,并钙化成牙石,积聚在牙齿表面,会引致更多细菌积聚,使牙肉持续发炎,甚至恶化成严重的牙周病,包括牙肉与牙根分离,形成一个空间(牙周袋),让食物残渣、牙菌膜和牙石更容易积聚,持续破坏牙周组织,引致牙周炎。

 

香港牙医学会代表表示,早期的牙周病如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当发展至牙肉收缩及牙根外露,部分患者的牙齿便会逐渐变疏及移位,若发炎部位处理不当,可引致牙齿变松和痛楚,甚至脱落。一旦患上牙周病,牙肉很难完全恢复原状,然而若接受适切的治疗,或可让情况得到控制后好转。初期牙肉发炎只需接受洗牙及加强口腔清洁,阻止牙菌膜积聚及牙石形成,病情便可以得到控制,若牙肉和牙床骨已受损,便需进一步的治疗,包括深层移除藏于隐蔽位置的牙石,称为牙根刮治;一些较严重的情况,则需接受小型牙周手术,让情况得以改善。治疗以外,最重要是患者的配合,努力清洁牙齿,牙周病治疗才会事半功倍。(见图1及图2)

 

pic 4pic E
图1:牙周病患者较常出现的情况,包括牙石积聚、牙肉收缩及牙齿变疏。图2:严重的牙周病可引致牙齿变松及脱落。

卫生署表示,有研究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病有相互影响,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有可能令牙周病迅速恶化,演变成严重的牙周病;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亦可能因牙周病控制不善而令血糖更难受控。故此,一般会建议牙周病患者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而治疗牙周病时亦需控制血糖和节制饮食。由于糖尿病会影响伤口愈合,患者如需要接受牙科手术,例如脱牙,手术前后需严格控制血糖,以帮助伤口愈合。

 

此外,有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中风)与牙周病有共同的行为风险因素,例如个人卫生欠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吸烟等,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不过牙周病是慢性牙肉发炎,若经常发炎,发炎因子有机会影响血管、形成血块,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的风险。

部分疾病,例如糖尿病、内分泌失调会令唾液分泌减少,引致口干。卫生署表示正常人一般在进食后半小时内,牙齿中的矿物质会流失,而唾液分泌减少的人士,牙齿矿物质流失时间会更长,因此,较易引致蛀牙。另外,部分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包括降血压药、抗抑郁药等亦可引致口干。此外,部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会影响骨骼复原,脱牙后伤口会较难痊愈,并可能引致骨骼发炎或骨枯等。而本港常见的鼻咽癌,由于电疗可能损害唾液腺组织,导致口干,因此很多鼻咽癌病人完成电疗疗程后会较容易有蛀牙;一些已完成电疗或化疗的人士,如需脱牙亦有较大的风险。因此,没有健康问题的人士如有牙患应及早处理,并定期检查牙齿;如已被诊断患有慢性疾病,更要小心处理及注意口腔和牙齿健康,如有问题应尽快谘询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