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競爭事務委員會和消費者委員會合辦 「電力市場之競爭」論壇

  • 2015.09.21

競爭事務委員會(競委會)及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早前各自就政府未來電力市場發展公眾諮詢提交意見,兩個機構今日聯合舉辦論壇,吸引約100人出席,包括立法會議員、商界領袖、專業人士、專家和學者,就電力市場引入競爭作出討論及發表意見。

應邀出席論壇的國際專家具有新加坡、歐盟和美國有關電力市場規管改革的見解和實際經驗,這些專家列舉一系列重要條件,以引進市場競爭,從而使可持續能源得到穩定供應,並保持合理價格,這些條件包括由納稅人資助的能源效益計劃,以及為新參與者進入市場提供公平及具透明度的渠道。

新加坡和香港有很多相似的公共政策目標以及地理特徵。兩地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空間上都受到限制,而兩地市場都以依靠進口石化燃料來滿足能源需求。過去20年,新加坡致力開放發電市場,致使當地消費者在國際石油格價急升下仍可享相對穩定的電力價格。目前,新加坡有大約84%的電力於具競爭的市場售出,當地正考慮進一步加強零售層面的競爭。新加坡的電網亦以高度可靠見稱,相比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新加坡計劃令發電資源更趨多元化,包括從全球各國採購天然氣、直接進口更多電力,及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

過去數十年,大部分傳統公用供電服務已由興建新發電廠的模式逐漸改為推行能源效益計劃、使用分散式發電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產電作為替代措施,來滿足供電需求。然而,從美國和歐盟的經驗顯示,如新進的參與者無法和現有的參與者公平競爭,開放供電市場將難以實現。現有的市場結構往往會阻礙以低成本技術發電的自然發展。專家意見認為,須透過規管綜合資源規劃方式的採用,才可在一致的基礎上評估所有供應及需求的可行方案,包括同時考慮使用小型發電機和傳統的化石燃料。這是任何改革電力市場方案均必須考慮的元素。

例如,部分美國主要州分的規管機構,會要求公用企業推動能源效益以節省達2.5%的電力需求,以抵銷於發電、輸電及供電網的投資需要。有實質證據顯示此舉對環境帶來好處。在中國,將能源效益納入為能源管理策略的其中一環,最近被認定具有發展前景。

由於分散式發電模式及能源效益計劃在全球取得良好勢頭,在制定決策細節時,消費者的意見和他們的參與對於有效地推行能源政策,十分重要。其他國家的能源規管機構一直積極讓消費者參與其中,同時在公開資訊時也加強透明度。

就此而言,競委會與消委會持有相同觀點,均認為需要認真考慮於香港電力市場成立一個獨立的規管機構,並制定新的規管架構。由一個專責的規管機構負責管理,確保競爭者公平使用輸電網絡,不少國家均有此做法,包括新加坡、英國、德國、澳洲,以及很多美國州分和加拿大省分。

競委會與消委會促請政府在檢討香港電力市場時,參考國際間具啟發意義的例子,並採取必要的行動,為香港電力市場引入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