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2023.06
  • 560期

實試二手交易平台
刊登限制、收費、私隱、保障大檢閱

實試二手交易平台
刊登限制、收費、私隱、保障大檢閱

網上二手物品交易愈趨普遍,消費者既可以較相宜的價格購得心頭好,又能延長物品壽命,可支持環保之餘,亦有助促進可持續消費。市面上的相關平台選擇眾多,然而它們能否提供一個公平、透明,以及安全的交易環境,對消費者而言至關重要。有見及此,本會調查了市場上7個較常見的網上二手交易平台,並列出於網上交易時應注意的事項和安全貼士,供消費者參考。

本會意見

買賣二手物品好處多,一來賣家可以較環保的方式處理舊物,同時賺取額外收入;二來買家能以較實惠的價錢購入心儀物品,賦予其新生命,減少製造垃圾並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消費。

 

然而本會在是次調查發現,個別平台在更改營運模式後及無確切理由下,仍劃一要求用戶利用第三方帳戶以管理不復存在的交易款項,此捆綁式服務不但有欠公平,亦導致消費者不必要地披露過多的個人資料,做法亟需改善。有關平台又未有更新其網頁資料,部分收費詳情混亂且不一致,或使消費者難以獲取準確資訊。當本會就上述問題向該平台查詢時亦未得到任何回應,情況令人失望。

 

在交易保障措施方面,是次調查的全部平台或因商業考慮,未有向香港的用戶提供退貨保障。本會認為,平台應提升和檢視相關措施,例如把海外網站的退貨機制引入香港,以及探討審查假貨的可行性,從而減少交易糾紛和保障消費者權益。

 

鑑於網上詐騙手法愈趨多變,消費者在網上交易時亦應保持警覺,採取適當措施保護個人和財務私隱,例如交易前先檢視對方的帳戶資料、慎防釣魚網站、切勿隨便提供個人或信用卡資料予他人等,以策安全。此外,賣家在平台出售物品時,務必細閱平台的刊登條款和相關的本地法規,以免違反平台守則甚至誤墮法網;買家在選購物品時應時刻警惕,如發現有用戶的行為或商品來源有可疑,應立即停止交易並與平台聯絡,做個負責任的消費者。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使用網上服務亦漸成大眾生活的一部分,惟我們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時,亦應注意背後潛藏的各種隱憂。網上二手交易平台看似簡單易用,但買家、賣家、平台三方均須承擔各自的責任和評估涉及的風險,最終仍有賴各持份者互相協調和取得平衡,使消費者可以在網上平台公平、透明、安全地交易,達致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