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病原早在兒時種下?
假如小時候生過水痘,長大後就有機會生蛇?原來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herpes zoster或shingles),都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年幼時的水痘病毒感染痊癒後,其實病毒會一直潛伏在神經系統內。當你的免疫力因年事漸高、勞累、需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或患上腫瘤等因素而下降時,潛伏的水痘病毒可能乘機大量複製並攻擊神經線,導致受影響神經線附近的皮膚表面繼而長出紅疹情況,就如一條蛇附在身體上,也就是生蛇。
皮膚有痛感但無表徵要小心!
生蛇的典型徵狀,就是感到疼痛和出現帶狀般散布的皮疹,但通常痛感會比皮疹早出現。患者一般會先在單側身體上某一部位感到灼熱、針刺或痕癢,故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蚊叮蟲咬、肌肉扭傷,甚或腸胃問題(因患處多在胸部或腰部)。當刺痛或痕癢持續一段時間後,患處才會開始出現紅疹,並慢慢群集成帶狀。這時痛楚會變得劇烈,同時可能會出現類似感冒的徵狀,如疲倦、頭痛或發燒。
蛇繞身體一圈會致命?
最常聽到關於生蛇的傳聞,相信都是當「蛇」(皮疹)在身體圍了一圈,患者就會死亡。事實上,生蛇的死亡率不但很低,而且由於人體的神經線是左右兩邊分開,因此帶狀疱疹通常都是出現在身體的其中一邊,少有圍繞身體一圈。一般來說,身體任何位置都可生蛇,但較多出現在胸、面和腰部,四肢則較為罕見。
生蛇可損害視覺、聽覺?
當帶狀疱疹病毒侵襲面部的三叉神經時,患者會在額頭和附近位置生蛇,病毒如擴散至眼睛或耳朵內的神經,可分別令視覺和聽覺受損。病毒亦有機會令眼睛出現炎症,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角膜潰瘍而失明。因此,患者如感到視力受影響,或常有「吹沙入眼」的感覺,宜盡快找眼科醫生檢查。
濕疹、生蛇傻傻分不清?
部分人士可能會將生蛇與其他常見的皮膚病如濕疹混淆。濕疹(atopic dermatitis或eczema)患者的年齡分布很廣,由BB至長者都有。其病徵主要是痕癢,並可同時在身體多處出疹;相反,生蛇則以長者居多。主要徵狀為痛楚,並多在身體單側出疹。
還有另一種長者常患的皮膚病類天疱瘡(bullous pemphigoid)或會混淆,這種疱瘡多在雙腳出現,屬不痛不癢的水泡,與生蛇的病徵分別頗大。
痛楚可以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一般來說,皮疹會在2至4星期內逐漸消退,但由於病毒會侵襲神經線,有部分患者或會在皮疹消褪後仍感到痛楚。基本上,生蛇的痛楚可分為3個階段:
第1階段:急性痛楚期 | 發病首30日。 |
第2階段:亞急性痛楚期 | 發病後第30至120日。 |
第3階段:患上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階段 | 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感到痛楚。 |
治療之法
首先,醫生通常會處方DNA聚合酶抑制劑(DNA polymerase inhibitors)類的抗病毒口服藥物或外用藥膏,以抑制病毒及縮短皮疹結痂的時間。假如病患能把握在病發初期的「黃金72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物效果最好,這樣不但能縮短病發和神經痛的時間,更能減低發生後遺症的機會,復原後的疤痕亦會較少。
同時,醫生亦會處方止痛藥物予患者,例如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或含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的止痛藥,但假如有腸胃問題的話就要告知醫生,因某些藥物可能會刺激腸胃。若患者感到相當大的痛楚,醫生有機會處方較強力的鴉片類止痛藥。但此類藥物有可能引致藥物依賴,過量服用亦有致命風險,故患者必須依足醫護人員指示服用。
若不幸生蛇,患者緊記保持皮疹患處清潔乾爽,且不要在患處的皮疹上搔癢。同時應避免接觸抵抗力弱和未出過水痘的人士,以免將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傳染給他們,令他們感染水痘。
「蛇針」非人人啱打
市面有俗稱「蛇針」、預防生蛇的疫苗供50歲或以上的人士接種。然而,接種疫苗並不代表能百分百預防生蛇,只是大大減低了生蛇及生蛇後神經痛的機會。如接種後生蛇,這些患者所感到的痛楚亦會比沒接種疫苗的小。
不論有否患過水痘或生蛇,都可接種疫苗。然而,以下幾類人士並不適合接種:
對疫苗敏感 | 對明膠(gelatin)、新霉素(neomycin)或疫苗裡的任何成分有敏感反應的人士。 |
免疫力欠佳 | 如患有愛滋病或癌症、需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人士等。 |
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女士 | 在接種疫苗後4星期內不可懷孕。 |
正在發燒 | 發燒達38.5°C或以上人士,應待身體回復健康後才接種疫苗。 |
消費者亦要留意,接種疫苗後有機會出現副作用,如在注射處出現紅腫、痛楚或痕癢,甚至是頭痛或發燒。如出現嚴重反應如發高燒、行為異常、臉頸腫脹、呼吸困難、心跳加速、頭暈和虛弱,應盡快求醫。本會建議市民諮詢醫生意見,在接受身體檢查及了解疫苗的效益和風險後,才決定是否接種。
了解更多,請參閱【452期《選擇》月刊 「生蛇」的治療及預防疫苗】。
想知更多
- 2024.10.14
- 健康及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