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泡好花茶!講養生、認識生物鹼

泡好花茶!講養生、認識生物鹼

「花團錦簇」、「春花秋月」、「鳥語花香」等言辭無不展現花卉之美。花不但香氣馥郁和令人賞心悅目,在中西文化中,花亦會被沖泡飲用,廣受消費者青睞。本文將從中醫角度講述花茶的功效和宜忌,並分享其中與生物鹼相關的知識,最後提供選購及飲用建議,供消費者參考。

飲用宜忌與建議

中醫強調陰陽平衡,故此揀選花茶時必須留意其性味是否適合自身體質。普遍而言,日常容易出現眼赤、大便秘結、口乾舌燥、咽痛、皮膚腫痛等人士,一般屬偏熱體質,未必適合長期飲用溫性花茶,否則可能加重內熱。相反,假如平素手腳冰冷、面色蒼白、畏懼風吹,則通常為偏寒體質,涼性花茶不宜多喝,免得身體雪上加霜。

 

如對花茶性味有所顧慮,可考慮搭配其他材料調和。例如菊花性寒,但加入桂圓和紅棗等溫性食材後,該茶飲的寒性即得以緩和,性味趨平,即使是屬寒人士亦可偶爾享用。另一方面,若本身脾胃虛弱,例如常感到食慾不振和容易泄瀉,亦應避免將花茶製成冷飲,以免加重腸胃負擔。

 

此外,婦女在懷孕期間應保持氣血充盈,不宜進食生冷寒涼之物,涼性花茶固然應盡量避免。同時,部分溫性甚至是平性花茶具活血化瘀功效,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孕婦也須格外留神。蠶豆症患者、長者、小童亦可能較易受某些花茶成分影響,引致不適。上述人士在挑選花茶時宜先請教註冊中醫師,以策安全。

  • 留意色澤和氣味:選購花茶時,留意乾花的色澤和氣味是否過份鮮艷和濃烈,以防產品經染色或摻雜人工香精;
  • 辨別種類:部分花茶的品種與外觀相似(如杭菊、貢菊、滁菊、野菊花),惟功效主治不盡相同,揀選時宜細閱標籤;
  •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性花茶適合寒性體質,涼性花茶則適用於熱底人士,飲用花茶前宜先了解自身體質;
  • 注意飲用禁忌:孕婦、蠶豆症患者、長者、小童等人士飲用花茶前須注意相關禁忌,如有問題應諮詢中醫師;
  • 洗茶考慮:以熱水洗茶或有助去除花茶表面的塵土和雜質,惟是否有實際需要則視乎個人考慮和產品質素;
  • 妥善貯存:花茶應以密封容器貯存在陰涼乾燥處,以免受潮發霉;
  • 適量飲用:花茶雖能起到保健養生的效用,但過量使用可能適得其反,故宜適量或交替飲用不同種類和牌子的茗茶,減低出現副作用的風險;及
  • 飲用時機:性質較寒涼的花茶未必適宜在早上空腹時服用,以免傷及脾胃;寧神安眠的花茶較適合在晚上飲用,以助放鬆神經、改善睡眠等。

植物會製造不同的化合物,當中有些物質可能令人或動物中毒,例如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pyrrolizidine alkaloids,簡稱PA)和莨菪烷類生物鹼(tropane alkaloids,簡稱TA)。PA和TA是植物的次級代謝物(secondary metabolites),這些物質與植物的基本生長和繁殖無關,一般相信是植物為免被草食性動物吃掉,作自我保護之用。歐盟近年修訂了有關食物內污染物的規例,先後加入規管某些食物內的PA和TA含量的要求,當中的食物種類包括屬於草本茶之一的花草茶,不過,食品法典委員會目前並未就食物內的PA及TA含量訂定標準,但制訂了守則供生產商參考,以改良培植、採收和潔淨方法,從而減低產品的PA含量。

目前已知在超過6,000種植物中發現600種以上的PA及其相應的N-氧化衍生物。動物實驗顯示,1,2-不飽和PA可引致動物患癌,主要發生在動物的肝臟,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器官。不過,在人類身上則未有數據證明PA可令人患癌,只有小量PA因動物實驗的結果而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評為2B組(或可能令人類患癌)。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食物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在2020年出版有關PA的報告中記載了不同地方(包括歐美、非洲和亞洲多個國家)的一些中毒事件或個案,原因往往涉及長期飲用以含有PA的植物配製的草本飲品,或持續食用被含有PA的植物種子所污染的穀物產品。

TA能影響神經系統

數百年前已有人使用含有TA的植物作為草藥,而現代醫學仍有使用TA作為藥物有效成分,例如用於眼科檢查的阿托品和用於止暈止嘔的東莨菪鹼等。TA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中的某些受體,因此可導致唾液腺、支氣管腺和汗腺分泌減少、瞳孔放大、視覺調節障礙、心率改變、排尿困難、胃腸張力降低和抑制胃酸分泌等效果。含有TA的藥物需要有醫生處方或由藥劑師監售。

 

參考衞生署曾公布的資料,香港曾發生過TA中毒事件,主要與中藥材受到污染或藥材混淆有關。為減低中毒風險,消費者應選擇到持牌的中藥材零售店購買,切勿隨便採摘野生植物當作中藥材自行服用。

草本茶有機會檢出PA或TA

德國有研究顯示,在茶樣本中驗出PA,很可能是茶農在採摘茶葉時,亦同時採摘了含有PA的植物,使茶葉受到污染。不過,無論是PA總量還是PA的成分,不同批次的茶樣本可出現很大差異。

 

此外,含有TA的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種子有可能混雜在某些農作物中,因此生產商務必要小心清理。

生產商應減低其產品受污染的機會

本會建議生產商定期檢測產品,採取措施將食物中的PA和TA含量減至最低;並透過改良培植、採收和潔淨產品的方法,以減低產品受污染的機會。如果發現產品受污染,應查明原因,並改善生產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