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泡好花茶!講養生、認識生物鹼

泡好花茶!講養生、認識生物鹼

「花團錦簇」、「春花秋月」、「鳥語花香」等言辭無不展現花卉之美。花不但香氣馥郁和令人賞心悅目,在中西文化中,花亦會被沖泡飲用,廣受消費者青睞。本文將從中醫角度講述花茶的功效和宜忌,並分享其中與生物鹼相關的知識,最後提供選購及飲用建議,供消費者參考。

性味與功效

花茶於古今中外作為茶飲之餘,亦不時用於保健養生。下文會透過中醫的「四氣五味」論述,介紹12種較常見的花茶材料,並簡述其功效和飲用禁忌等,方便消費者選擇和配搭。

根據中醫理論,食物與中藥皆可以「四氣」和「五味」來表示其特性,統稱「性味」。「四氣」指的是「寒」、「涼」、「溫」、「熱」四種不同的特性,反映食物與中藥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舉例說,涼性花茶(如菊花、金銀花)一般具清熱解毒之效;溫性花茶(如玫瑰花、桂花)有助溫裏散寒;平性花茶(如金盞花、桃花)性質平和,不溫不涼。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正是中醫治病原則,與「四氣」息息相關:寒證應以溫熱中藥治理,而熱證則用寒涼中藥治療。若陰陽失調,則易生疾病。


「五味」即「辛」、「甘」、「酸」、「苦」、「鹹」,不同的「味」反映了食物和中藥的作用。概括而論,辛味發散行氣,多用於解表和活血;甘味滋補和中,常用以補虛與調和藥性;酸味收斂固澀,主治久咳、多汗、泄瀉;苦味清泄燥濕,具瀉火除濕之效;鹹味則瀉下軟堅,常用於大便燥結等證。另外,每種食物和中藥除了由「氣」和「味」結合之餘,亦會歸入特定臟腑經絡(如肝經、肺經,即中醫所指的「歸經」),針對與調理特定臟腑。


每種花茶的性味和歸經不一,功效各異。消費者可先了解不同花茶的特性,再因應身體狀況選擇合適茶飲。本會提醒,下列資訊僅供參考,消費者如有健康問題,應及早求醫並遵從醫囑。孕婦、蠶豆症(G6PD缺乏症)患者、長者、小童等人士飲用花茶前宜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玫瑰花(Rose)

玫瑰花(Rose)

性味:性溫,味甘、微苦。
歸經:入肝、脾經。
功效:理氣解鬱、活血止痛,有助緩和情緒,改善因肝氣鬱結或情志不舒而引起的胸悶脹痛與食慾不振;亦可促進氣血運行,用於情志鬱悶、月經不調、痛經、跌打傷痛、改善膚色等。
禁忌:孕婦、體質偏熱、脾胃虛弱者慎用。

桂花(Osmanthus)

桂花(Osmanthus)

性味:性溫,味辛。
歸經:入肺、脾、腎經。
功效:溫中散寒、化痰止咳,有暖胃止痛和緩解食慾不振之效;另可改善經閉痛經、咳喘痰多、口氣等問題。
禁忌:孕婦、體質偏熱、胃部易感灼熱者慎用。

茉莉花(Jasmine)

茉莉花(Jasmine)

性味:性溫,味辛、微甘。
歸經:入肝、脾、胃經。
功效:理氣解鬱、溫中和胃,其芳香可安定情緒,對壓力或情緒鬱悶所致的胸腹脹痛有紓緩作用;亦能對應脾胃不適、飽滯悶脹等症狀。
禁忌:孕婦、體質偏熱、燥結便秘者慎用。 

玉蘭花(Yulan magnolia)

玉蘭花(Yulan magnolia)

性味:性溫,味辛。
歸經:入肺、胃經。
功效:止咳化痰、宣肺、疏肝解鬱,能緩解氣喘與胸悶等呼吸道症狀;並適合情緒緊張或壓力大的人士飲用。
禁忌:孕婦、體質偏熱者慎用。

接骨木花(Elderflower)

接骨木花(Elderflower)

性味:性溫,味辛。
歸經:入肺、肝經。
功效:發汗利尿,主治外感與小便不利。接骨木花較流行於歐洲等地,可製成糖漿和飲品;其果實更會用於咳水之中,被認為有助對抗感冒、發炎等問題。

禁忌:孕婦、體質偏熱者慎用。

金盞花(Calendula)

金盞花(Calendula)

性味:性平,味淡。
歸經:入心經。
功效:涼血止血,有清心火、緩解目赤腫痛、穩定情緒以及護眼等功效;金盞花亦能消炎抗菌,外用可鎮靜皮膚和促進傷口癒合。
禁忌:除非對金盞花過敏,一般情況下無特別禁忌。

桃花(Peach blossom)

桃花(Peach blossom)

性味:性平,味苦。
歸經:入心、肝、大腸經。
功效:美容養顏、利水消腫、通便,能緩解水腫和便秘等問題;桃花也能活血化瘀,有助改善氣血不暢和月經不調等情況。
禁忌:久服或損元氣;孕婦慎用。

薰衣草(Lavender)

薰衣草(Lavender)

性味:性涼,味辛。
歸經:入肝、膽經。
功效:鎮靜安神,主治失眠、情緒不穩引起之頭痛;另可用以清熱解毒、散風止痕等。
禁忌:孕婦、體質偏寒者慎用。

洋甘菊(Camomile)

洋甘菊(Camomile)

性味:性涼,味辛、微苦。
歸經:入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袪風濕、解表,主要用於感冒發熱、肺熱咳喘、咽喉腫痛;亦有助紓緩皮膚瘡腫等。
禁忌:孕婦、體質偏寒者慎用。

洛神花(Roselle)

洛神花(Roselle)

性味:性涼,味酸。
歸經:入腎經。
功效:收斂止咳,助運化,甚至有解酒作用;有助改善肺虛咳嗽,亦可用以降血壓。
禁忌:孕婦、體質偏寒、胃酸過多、血壓偏低者慎用。

菊花(Chrysanthemum)

菊花(Chrysanthemum)

性味:性微寒,味辛、甘、苦。
歸經:入肺、肝經。
功效:疏風清熱、平肝明目、解毒消腫。菊花又因應品種、產地、製法等再細分為「杭菊」、「貢菊」、「滁菊」之類。簡單而言,杭菊的花朵較大,入口清香並苦味較輕,效用以清肝為主,較常作日常保健用途。市面上有一種形態細小且略顯零散的「野菊花」,為另一種中藥材,藥性較強且性味較苦寒,未必適合日常沖泡飲用。
禁忌:孕婦、體質偏寒者慎用。

金銀花(Honeysuckle)

金銀花(Honeysuckle)

性味:性寒,味甘。
歸經:入肺、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亦可緩解皮膚和咽喉腫痛、熱毒痢疾等病症。
禁忌:蠶豆症(G6PD缺乏症)患者禁用;孕婦、體質偏寒者慎用。

本港位於亞熱帶,四季分明。每逢春秋更替,人體常出現不同反應,例如春季易感睏倦,秋季則皮膚乾燥、喉嚨不適,這些皆為季節變化對身體的影響。中醫重視「天人合一」,認為人應隨着季節和天氣變化而調整生活方式;消費者在選擇適合自身體質的茶飲時,也可按照四季更迭來飲用花茶,以「四時養生」的方式達致保健目的。

春天溫暖潮濕,易感春睏、肝氣鬱結。中醫認為,春五行屬木,適宜養肝,故此應疏肝理氣、調暢情志。玫瑰花能理氣解鬱,緩解春睏引起的疲倦及情緒低落;茉莉花有助紓緩肝鬱所致的胸悶和飽滯胃脹;桃花則利水活血,能改善春季水腫和氣血不暢,適合在梅雨連綿的時候飲用。

夏天悶熱翳焗,常生暑熱和令人口渴心煩。夏五行屬火,此時應清心降火、養心安神。金銀花和菊花兩者皆可疏風清熱,對溫病和熱證有一定功效;洛神花可消暑解渴,而薰衣草則鎮靜安神,於暑熱天氣同樣合用。

秋季乾燥涼爽,秋燥、肺燥咳嗽等不時出現。秋五行屬金,宜養肺潤燥。菊花茶除了可在夏天沖泡,配以蜜糖亦能潤肺,紓緩秋燥引起的咽乾咳嗽。洋甘菊、金盞花則分別可緩解肺熱咳喘和秋燥目赤,在入秋時節飲用相當適合。

冬季寒冷乾燥,易感風寒、氣血不暢。冬五行屬水,宜溫補腎陽、驅寒活血。桂花溫辛入腎,溫中散寒;玉蘭花、接骨木花有助緩解風寒外感的症狀;玫瑰花則行氣活血,促進氣血運行,可改善冬季手腳冰冷及痛經等情況。以上溫性花茶對扶陽益氣有所裨益,能助身體於寒冬之中保持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