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消毒噴劑 Q&A
美國疾病及控制中心(CDC)建議,消費者可考慮選用列於美國環境局(USEPA)適用於消滅新冠病毒的消毒劑名單(簡稱List N)❖,名單上所列為當局認為可以有效和安全對付新冠病毒供表面消毒用途的產品。而該等消毒劑普遍都獲得證明指產品可有效對付比新冠病毒更難對付的病毒。
在名單上,部分為即用型(ready-to-use)次氯酸消毒劑,該等次氯酸產品全部都說明適合用於堅硬和無孔(hard nonporous)的表面,而建議的作用時間普遍為10分鐘。儘管名單上羅列的產品未必在本港有供應,不過消費者參閱其所載資料,可以知悉哪些有效成分對付新冠病毒具有較多科學研究數據支持,產品適用表面種類和一般建議作用時間。
❖ 美國環境局網址:
https://www.epa.gov/pesticide-registration/list-n-disinfectants-coronavirus-covid-19
世界衞生組織(WHO)並不建議在戶外環境例如街道或市場噴灑消毒噴霧來消除新冠病毒或其他致病菌,因為消毒劑的效能容易受污垢所影響。實際情況下,在該等場所要徹底清潔或去除污垢等有機物並不可行。此外,於有細孔的平面噴灑消毒劑效能亦會較低,即使在沒有有機物存在的情況下,所噴灑消毒劑或不足以覆蓋所有接觸面並維持足夠的接觸時間來抑制病原體。
另一方面,即使在戶外噴灑消毒劑仍有機會影響人體健康。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建議向人體噴灑消毒劑。這個做法並不能有效減低已感染病毒的人經由飛沫或透過接觸而傳播病毒的風險。如果向人噴灑含氯或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的消毒劑有機會刺激眼睛和皮膚,經過呼吸吸入或可能引致支氣管痙攣(bronchospasm),以及作嘔或嘔吐等腸胃道影響。
部分產品或會聲稱產品可配合霧化儀器使用,經過霧化的消毒劑有機會改變了溶液的物理特性,較細的消毒劑粒子有機會因此停留在空氣中較長時間,而微細的氣霧(fine mist)亦較容易會經由呼吸吸入。
WHO並不建議在室內空間恆常以熏蒸(fumigation)或霧化(fogging/misting)方式對環境表面施用消毒劑。亦不建議用含有甲醛(formaldehyde)、氯化合物(chlorine-based agents)和季銨鹽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的產品進行霧化程序。認為如果要用消毒劑進行消毒,使用浸有消毒劑的抹布進行消毒會較穩妥。
由於部分殺菌消毒劑樣本未有說明產品詳細的成分資料,例如是否含有致敏性較高的香料和防腐劑,本會未能全面評估產品用作空氣消毒的安全性。常見於清潔產品的表面活性劑(surfactants)有機會刺激皮膚、眼睛和呼吸道,而高濃度氯化合物都有刺激眼睛和皮膚的機會。
香港大學理學院麥嘉慧博士認為,保持個人雙手清潔,並配合針對性清潔和消毒公用物件表面,相比大規模消毒空氣或以非直接向物件表面噴灑消毒劑等做法更為有效。儘管在物件表面適當噴灑足夠分量的消毒劑,並讓其停留若干時間(約5分鐘或以上),可以達到理想的殺菌除病毒效果。但若以非直接向物件表面噴灑方法施用消毒劑,噴灑距離大,物件表面上的病毒可能接觸的消毒劑劑量極少,若果接觸病毒的消毒劑劑量或有效成分濃度太低,可能得到的消毒效果甚或不大。麥博士絕不建議在室內長時間用霧化儀器施放任何類型的消毒氣體,認為這個做法並不可能提供理想的防疫功效外,更會造成資源浪費,對於場所內的人亦可能構成健康影響,可能會污染食物和飲品,增加誤服消毒劑或其殘餘物的危險。
儘管產品標榜安全,消費者在使用消毒劑時亦應盡量避免經由呼吸大量吸入。另提醒,如果消費者在使用或接觸任何殺菌消毒劑後,出現呼吸道、眼睛或皮膚刺激反應,例如感到刺鼻、咳嗽、流眼水、皮膚痕癢,而反應在停用相關消毒劑後消失,有關不適反應可能與消毒劑有關,建議停用有關產品。如果家中有哮喘患者、小朋友及長者更應謹慎選擇和使用消毒劑。
Q4 新式消毒噴劑產品殺菌和消毒功效比酒精和稀釋漂白水理想?
是次試驗除了比較各款殺菌消毒劑樣本的殺菌和消除病毒效能表現外,本會另分別以按WHO建議配方製備的75%消毒酒精及含500ppm有效氯的漂白水溶液(即是相等於坊間以1:99比例稀釋含5.25%次氯酸鈉漂白水所得的溶液),以與消毒劑樣本相同的條件進行試驗。結果顯示,這兩種常用的消毒溶液,經過1分鐘作用時間,對兩種試驗細菌的殺滅率都達到超過99.999%,殺菌表現理想。而對付腺病毒的試驗中,試驗病毒的感染力亦分別下降了87.98%和99.83%。
何栢良醫生提醒,儘管是次試驗中有少數次氯酸消毒劑殺菌和消除病毒表現理想,但次氯酸不穩定,一般家用情況下或較難確保產品在使用期內都同樣有效。而是次試驗中其他類別消毒劑的消毒表現參差。相反,酒精和稀釋漂白水的消毒效能具有長久的科學數據支持,是更可靠的選擇。消費者如改用功效成疑的消毒劑,反而有機會因此增加感染病毒的機會。
陳厚毅醫生提醒,清潔家居和進行消毒程序時,雙手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清潔劑和消毒劑(如漂白水或其他氯化合物),建議使用者(尤其濕疹患者)戴上膠手套保護雙手皮膚,減少皮膚長時間接觸化學物品。
目前已知用於製備「次氯酸水」的方法有用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及酸(acid)製備而成,亦有機會用上二氯異氰尿酸鈉(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簡稱NaDCC)溶液製成;亦可以電解方法(electrolytically-generated)製成,故此部分坊間見到的次氯酸產品亦被稱為電解水(electrolyzed water)。
次氯酸是一種氧化劑(oxidizing agents),可以將微生物的蛋白質氧化並破壞其功能。由次氯酸所釋出的有效氯可以作為非針對性的氧化劑。理論上有效氯具有殺菌、殺真菌,以及對付病毒的效能。不過,次氯酸的化學特性並不穩定,其殺菌消毒效能會受溶液的pH值等因素影響。
儘管日本NITE於2020年6月公布的研究結果指出,次氯酸水可用於供非醫療場所作環境表面消毒用途。不過,該研究所只評估了這個做法的消毒效用,並沒有評估其安全性,而用作雙手和空間消毒等用途亦沒有被納入其研究當中。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轄下的生物殺滅劑產品委員會(Biocidal Products Committee)在2020 年6月公布的意見書指,由次氯酸釋出的有效氯可用於製造供在醫護環境(供專業及非專業用途包供括醫護人員,病人,醫療設施的訪客使用)作為清潔雙手/皮膚消毒用途的產品。
台灣亦允許次氯酸用作食品用洗潔劑用途,可供食品、食品器具、容器及包裝等消毒用途,但不等於誤服次氯酸並無安全疑慮,其殘餘量須符合規定。
儘管次氯酸的殺菌消毒效能逐漸受到國際間不同機構的肯定,不過這類消毒劑產品是否適合供一般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或家居環境中經常性及頻密使用,包括同時用作雙手、空氣和環境等多種消毒用途,可能會令消費者長時間暴露於相關化學物中,該等累積暴露情況的安全性仍有待更多研究肯定。目前較多研究肯定的用途是供消毒物件表面用途。
2020年3月,台灣衞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Taiwa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發表的防疫宣傳資料指,次氯酸一般適合用於環境消毒,但該署建議避免用於人體上。強調次氯酸水穩定性差,保存期限不長,久放會失效,受到光照更容易分解,應存放在不透光的容器中。建議如要作手部清潔,最理想都是用肥皂洗手,於不便時使用75%酒精,才是正確的防疫方法。
麥嘉慧博士認為,次氯酸水溶液當中其實並不是只存在有次氯酸一種物質。當次氯酸溶於水中,溶液中可能同時存有次氯酸離子(hypochlorite ions)、次氯酸(hypochlorous acid)和氯(chlorine),這些物質在溶液中所佔比例會受pH值和環境溫度影響,因而會影響溶液的化學特性。若產品的有效氯濃度較高,接觸皮膚、眼睛和黏膜,或經由呼吸吸入,仍可能有具一定刺激性。
去年8月,日本一份感染及醫院流行病學的研究指出,在網絡上有不少次氯酸產品提出了不當的用法,及作不當的廣告宣傳。該研究指出,大部分次氯酸產品並無建議在使用產品前要先去除污垢,亦沒有說明適當的用量。另引述其他研究指,如有污垢或用量不足都會大幅度影響含氯消毒劑(如次氯酸)的消毒效能,而且其效能亦會於打開產品後2至4星期內下降。
是次試驗亦反映了部分消毒劑樣本的配方較不穩定,本會建議消費者,如有需要選用以次氯酸或二氧化氯為成分的消毒產品,建議購買較「新鮮」製造的批次,一經打開最好盡快使用。按預計使用量購買,避免大量囤積或購買大包裝。
另一方面,相信不少消費者已經習慣在外出時攜帶消毒用品供日常使用。有次氯酸類殺菌消毒劑產品供應商向本會表示,並不建議消費者經常打開瓶子,或將消毒劑傾倒至另一個瓶子存放,否則有機會影響消毒劑的穩定性和消毒效果,強調存放於原裝不透光容器是較穩妥的做法,而存放時亦要避開熱源和光照。
海外有關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的標籤規定
新出現的病毒原體(viral pathogens)較難預測其特性,亦未必有標準方法以新病毒病原體進行試驗。因此有機會未能及時評估消毒劑對付新病毒病原體的效果。
除了美國環境局(USEPA)公布的指引文件外,澳洲衞生局轄下藥品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簡稱TGA)的指引說明,如果有消毒產品擬作有關對付SARS或COVID-19病毒的聲稱,可考慮以人類冠狀病毒229E(coronavirus 229E)或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rus)作為替代的試驗病毒。此外,其他人類或動物冠狀病毒株亦可用於試驗。而如果產品只對脂質或包膜型病毒有效,並不允許作一般消除病毒活性的陳述,應該只標示對特定病毒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