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无分年龄,不少家长都会让小女孩一尝涂搽指甲油的滋味。市面不少儿童用指甲油都标榜「无毒」或「适合儿童」,让父母以为可以安心选购。然而消费者委员会的测试发现,有3个儿童用指甲油型号检出致癌物苯。消委会促请生产商立即弃用含苯的成分或物料,确保用家健康;测试又发现1个型号检出化妆品禁用的塑化剂(DBP),另有5个型号含有可致敏的防腐剂MIT或CMIT,其中3款样本的含量稍微超出内地的相关标准。消委会呼吁家长小心选购儿童指甲油,须慎阅标签说明,切勿视之为玩乐而掉以轻心。
消委会检测了13个型号合共22款颜色的指甲油,当中8个型号属独立支装,5个套装型号包含1至5款颜色不等。
内地和欧盟都禁止使用苯(benzene)作为化妆品原料,而苯亦是已知的致癌物质。测试发现,有3个型号合共4款指甲油样本检出苯,其中2个套装型号样本检出的含量属微量水平(低于5ppm),而1个套装型号的2款样本,苯含量达8及12ppm。
苯具有挥发性,可能经由呼吸吸入,接触其气雾可能刺激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多种急性疾病和长远的健康影响包括癌症和再生不良性贫血和接触苯有关,建议公众尽量避免接触。消委会促请有关生产商立即停止使用含苯的成分或物料。
测试亦检测各个型号是否含有8种禁用于化妆品的塑化剂,结果在1个型号的2款指甲油样本,分别检出含量达1,400及1,500ppm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检出量远高于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所指低于100ppm不会构成风险的微量水平。
DBP的潜在危害包括干扰内分泌,具生殖毒性,可能影响免疫力和神经系统。消委会建议消费者立即停用检出DBP的有关产品。
此外,测试亦发现有1个型号同时检出可致敏的防腐剂MIT(methylisothiazolinone)和CMIT(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总含量为0.00179%,稍高于内地规定的0.0015%上限。另外有3个独立支装及1个套装型号的2款样本检出MIT,含量由0.00065至0.014%不等,当中套装型号的2款样本检出的含量稍高于内地和欧盟0.01%的规定上限。
在5个检出MIT及CMIT的型号中,只有2个在成分列表中标明含MIT,消费者难以得悉该产品成分,儿童使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皮肤科医生提醒,可能出现过敏的皮肤范围或许不限于手指或手部,亦可能影响面部、颈部、嘴唇和眼皮等双手可触及之处。
测试同时发现,有9个指甲油型号共11款样本验出甲醇(methanol),含量介乎27至580ppm。虽然所有样本的甲醇含量均低于内地标准上限(2,000ppm),但甲醇可能会刺激儿童的眼、鼻子及呼吸道,使用指甲油期间建议保持空气流通,远离火种。
重金属方面,13个型号中有11个检出微量的重金属,包括铅(lead)、砷(arsenic)及镉(cadmium),虽然含量均符合内地相关标准,但如儿童有吸吮手指的习惯,有机会从剥落的指甲油摄入这些重金属。
另外,测试还检视各型号的标签资料,发现13个型号中,只有3个有中英产品说明,其余10个只有英文说明,全部型号中只有6个同时标示使用和卸除方法。消委会认为生产商需改善标签资料,让消费者了解正确使用和卸除儿童用指甲油的方法。
供儿童用的指甲油一般耐磨程度稍逊,容易剥落或磨蚀,可能增加小朋友误吞指甲油薄膜碎屑的风险;水性指甲油亦普遍需要较长时间乾透,增加指甲油在期间触及皮肤和眼睛的机会。
故此,消委会建议消费者替儿童涂搽指甲油时应留意以下提示:
- 部分产品配有贴纸和闪石一并使用,如儿童有吸吮手指习惯,会增加误吞异物的机会,应避免涂搽指甲油;
- 儿童在涂搽期间应避免进食,最好在用餐前先彻底卸除,避免误服;
- 尽量减少使用指甲油的次数和缩短时间,避免重复或长期接触;
- 小朋友手部有皮肤湿疹、倒刺或伤口时,应暂时避免涂搽;
- 涂指甲油后,如发现儿童的指甲边缘、面部、颈部、嘴唇和眼皮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痕痒或红肿,应尽快卸除,并立刻停用有关产品。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