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
重金属
矿物泥是泥状清洁面膜产品的关键成分。由于矿物泥取自不同的土地来源,而重金属有机会天然存在于不同矿物中,工业污染也会令重金属物质进入地下水,所以这类产品含重金属杂质的机会较高。德国和奥地利的消费者组织于今年较早前发表有关泥状清洁面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试报告,结果发现当地市场上有部分泥状清洁面膜产品检出砷和铅等重金属。
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把重金属物质包括铅、汞、砷、镍等列为禁用成分,不能添加于化妆品中,但若相关重金属来自自然的残留成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则订下安全上限:铅不得超过10mg/kg,砷不得超过2mg/kg,镉不得超过5mg/kg,汞不得超过1mg/kg。欧盟同样禁止有关重金属用于化妆品的成分中,不过其《化妆品条例》并未为该等重金属于技术上无可避免水平(technically unavoidable)、非刻意添加的微量金属杂质制定相关含量上限。德国Germany Health Authority(BgA)为当中部分重金属物质提出建议上限。表一列出不同地区对化妆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建议上限予消费者参考。
2款样本重金属检出量超出内地及美国要求
测试结果发现28款样本检出1至3种重金属,当中包括砷、镉、铅、锑,只有「Chanel」(#1)和「Sulwhasoo」(#5)未有检出该等重金属。
22款样本检出砷,检出量为0.29mg/kg至7.1mg/kg,参考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及美国FDA的上限分别为2mg/kg及3mg/kg,2款样本「APIVITA」(29)和「AROMATICA」(30)分别检出7.1mg/kg和3.1mg/kg,超出该上限要求。
28款样本检出铅,检出量为0.55mg/kg至14mg/kg,参考内地《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及美国FDA的上限同为10mg/kg,1款样本「AROMATICA」(#30)检出14mg/kg,超出上限。
2款样本「fresh」(#23)和「AHAVA」(#27)分别检出镉0.13mg/kg和0.16mg/kg,均符合内地有关要求(5mg/kg)。另外,1款样本「APIVITA」(#29)检出锑,其检出量为0.15mg/kg,内地现时未有为化妆品中的锑或其化合物订下上限,参考德国Germany Health Authority(BgA)所建议化妆品中锑的安全上限为10mg/kg,该样本符合德国建议上限。
全部样本未有检出汞和镍2种重金属物质。
以检出的重金属种类数量计算,3款样本同时检出3种重金属,包括「fresh」(#23)、「AHAVA」(#27)和「APIVITA」(#29)。另外,19款样本同时检出2种重金属,6款样本检出1种重金属。
虽然因皮肤短暂接触重金属而引发健康问题的风险不高,但如果皮肤长期使用或接触高浓度重金属的产品仍有机会因累积一定浓度的重金属而引发健康问题。若皮肤有伤口、发炎等状况,也会增加摄入重金属的风险。由于重金属一旦进入体内便会持续累积,本会建议厂商积极改善产品的成分,以减低当中的重金属含量。
检视是次测试结果,不同类型的矿物泥有机会含不同种类及浓度的重金属,惟亦有产品完全没有检出重金属,可见减低产品内的重金属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所以,厂商应做好原材料的管理以及生产工序监控,从而降低产品的重金属含量。
有关测试结果及产品资料已转交海关跟进。
香料致敏物质
市面上的化妆品与护肤品中,常见会添加香料(fragrance)成分。这些香料除了能提升产品的嗅觉吸引力,也常被用作掩盖某些原料本身的气味,使整体气味更宜人。然而,并非所有添加的香料皆无害。
根据皮肤科学研究,香料物质是导致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最常见的致敏原之一。皮肤过敏反应可能在接触香料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症状包括红肿、痕痒、脱皮甚至刺痛。尤其对于敏感肌肤或已有皮肤疾病的人士,更容易受到香料成分的刺激。
欧盟委员会于2023年修订的《化妆品条例》(Regulation (EU) 2023/1545)对26种具致敏风险的香料致敏物质(fragrance allergens)作出规管,当中有2种被定为禁用物质,不能添加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之中;而对另外24种则定下用于驻留型产品(leave-on products)和冲洗型产品(rinse-off products)的要求,该等物质的含量在驻留型产品中超过0.001%或在冲洗型产品中超过0.01%,必须在产品及/或其包装的成分列表上标示含有该致敏成分。是次样本普遍留驻时间约为3至15分钟,属于「冲洗型产品」。
4成样本检出香料致敏物质
测试结果显示没有样本检出禁用香料致敏物质,12款样本检出1种至5种香料致敏物质,当中4款样本检出1种至4种香料致敏物质含量高于0.01%,包括「belief」(#19)、「Tatcha」(#21)、「Charlotte Tilbury」(#26)和「AROMATICA」(#30)。检视产品包装上的成分列表,发现全部样本均有标示该等成分,符合有关欧盟标准。
若以检出香料致敏物质的总量计算,检出总量由0.002%至0.2166%,当中3款样本的香料致敏物质总量高于0.1%,包括「belief」(#19)、「Charlotte Tilbury」(#26)和「AROMATICA」(#30)。详细测试结果及有关香料致敏物质的健康风险见表三。
另外,「Charlotte Tilbury」(#26)含苯甲醇(benzyl alcohol)。苯甲醇除了可用作增添香味外,亦可作为化妆品的防腐剂,而内地和欧盟允许使用该物质作防腐剂的最高浓度为1.0%。该样本所检出的苯甲醇含量都符合相关规定。
以检出的香料致敏物质种类数量计算,1款样本「Charlotte Tilbury」(#26)检出5种香料致敏物质,1款样本「belief」(#19)则检出3种香料致敏物质,另外4款和6款样本分别检出2种和1种香料致敏物质。样本所含香料致敏物质种类愈多,有机会令致敏风险增加,曾患湿疹、过敏肌肤的人士,应小心选择,避免使用含大量致敏物质的产品。
是次测试发现分别有9款和6款样本检出芳樟醇(linalool)和柠檬烯(limonene),为最常见的香料物质;这两种物质在接触空气后会被氧化(oxidation),形成致敏性较高的物质,例如氢过氧化物(hydroperoxides)等,继而出现皮肤过敏的风险。
虽然现时本港法例未有关于香料物质用于化妆品的规管,本会建议有关生产商留意国际间就香料物质而订定的最新法规和要求,并积极改善产品配方和标签资料,避免使用禁用的化学物质,提供清晰的成分资料,以提示消费者,从而减低可能出现致敏的风险,加强对消费者的健康保障。
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是一类常见的防腐剂,由于其防腐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廉,因此常见于各类日常用品中,如洗发水、润肤乳、化妆品及牙膏等。然而,部分海外研究指出,对羟基苯甲酸酯可能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仿雌激素),有机会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甚至与乳癌的诱发有关,亦可能导致女童提早进青春期。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部分成员,包括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paraben)、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paraben)、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ropylparaben)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utylparaben)均被欧盟的《化妆品条例》和内地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限制使用,详情见表四。
2款样本「BORGHESE」(#15)和「LUSH」(#24)分别检出0.024%和0.14%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另外「BORGHESE」(#15)亦同时检出0.035%对羟基苯甲酸丙酯。2款样本均符合内地及欧盟有关要求。
水杨酸
水杨酸,也称为β-羟基酸 (β-Hydroxy acid,BHA),常被添加到护肤品中用于去除角质。然而,过量使用水杨酸会导致皮肤刺激和干燥,不过,使用高浓度的水杨酸产品有机会令皮肤干燥或造成刺激。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指出水杨酸有机会对眼睛造成刺激,甚至损害,因此在眼部附近皮肤使用时应小心注意。由于泥状清洁面膜通常兼具清洁和去角质的功效,因此可能会添加水杨酸来增强去角质效果。
1款样本「FENTY SKIN」(#13)检出0.47%水杨酸,符合欧盟相关要求(上限为2%)。
微生物安全性
检视各样本所标示的有效日期或保质期,一般由6个月至3年不等。由于泥状清洁面膜产品多含天然成分,产品在较长的保质期有机会受到微生物污染。
1款样本「LUSH」(#24)检出85CFU/g菌落总数(total aerobic bacterial count),符合内地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在其他化妆品类别的指标限值(1000CFU/g)。另外,所有样本未有检出霉菌、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等),符合标准要求 。
标签资料
产品的详细成分、使用方法、使用期等都是重要资讯,让消费者能作出适当的选择和正确地使用产品。本会检视各样本包装所列资料(包括产品瓶身、说明书和包装纸盒),发现部分样本欠缺一些重要资料。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或未能掌握全面的资料,本会促请有关供应商作出相应改善。
3款未有以中/英文标示成分列表
30款样本中,有3款未有以中文或英文标示详细成分列表,包括「IPSA」(#6)、「Dermacept」(#16)和「Bifesta」(#17)。当中「IPSA」(#6)和「Bifesta」(#17)只以日文标示成分列表,消费者或未能知悉当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可能增加使用后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的风险。厂商应该要清楚标示该等成分,让有湿疹或曾对香料或防腐剂过敏的人士在选择时可避免购入含该等成分的产品。
留意使用方法
除「Mediv」(#14)外,29款样本均于包装上标示使用方法,一般驻留时间约为3至15分钟。消费者在使用泥状清洁面膜时,应小心留意不要驻留太久,不应待面膜完全干裂才清洗。当泥状清洁面膜驻留于面上时间太久,它会开始吸收皮肤中的水分,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紧绷,甚至脱皮。
1款样本欠标示使用期限
检视样本上标示的保质期,29款样本在包装上有标示使用期资料,包括生产日期、有效日期、保质期或开封后使用期(period after opening,PAO)。消费者在打开产品后应按指示在限期内尽快用完;余下1款样本「IPSA」(#6)则没有标示任何有效期资讯,标签资料欠理想。
警告字句
并非所有的化妆品和护肤品都适合各种肤质,如果消费者在使用时不慎进入眼部或口部亦有机会带来刺激,因此产品上应提供清楚警告字句,例如「在使用后如感到不适,应先停用及向医护人员了解。」、「如产品不慎进入眼部,应以大量清水清洗。」等字句,以确保消费者能安全使用该些产品。
是次样本中,有3款未有在包装上以中文或英文标示相关警告字句,包括「ORIGINS」(#18)、「Charlotte Tilbury」(#26)和「APIVITA」(#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