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测30款泥膜
重金属、香料致敏物要留神

香港天气炎热潮湿,不少人都会面对皮肤有暗粒、暗疮等问题,因此会使用不同的洁面产品去清洁皮肤上积聚的污垢和油脂,泥状清洁面膜(简称「泥膜」,或称黏土面膜,clay mask)是其中一种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洁面产品。泥膜一般以矿物泥作为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清洁、去角质和改善肌肤状况。本会测试30款市面上的泥状清洁面膜,发现超过9成样本检出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当中更有2款样本检出的重金属含量超出内地及美国的标准上限。另外,4成样本检出香料致敏物质,冀望厂商能积极改善产品安全。

知识

泥状清洁面膜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矿物泥(又称天然黏土)及其他成分,能够提供清洁、去角质并滋养肌肤等功效。每种矿物泥的特性和功效都不尽相同,可供不同肤质的人士使用。参考科学文献中不同矿物泥的化学成分和特性,以下是常见矿物泥种类的来源及功效:

1.膨润土(bentonite)

主要来源:火山灰
主要矿物成分:钙、铁、镁
颜色:灰色或米色
适合肤质:油性与容易有暗疮的皮肤
功效:吸收多余油脂、清除毛孔堵塞

2.高岭土(kaolin)

主要来源:铝含量高的火成岩(igneous rock,在风化作用下而成)
主要矿物成分:铝、铁
颜色:白色、粉红色或红色(依矿物成分而异)
适合肤质:敏感与干性皮肤
功效:温和去角质、轻柔清洁、促进血液循环

3.法国绿泥(French green clay或illite)

主要来源:法国南部的采石场
主要矿物成分:钾、铝、铁
颜色:绿色
适合肤质:油性与易长暗疮的皮肤
功效:吸附杂质、去角质

4.拉索泥(Rhassoul clay或Ghassoul clay)

主要来源: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
主要矿物成分:钙、铁、镁、钾
颜色:红棕色
适合肤质:所有肤质,包括干性或敏感肌
功效:令肤质柔嫩、提升弹性、减少干燥

5.死海泥(Dead Sea mud,虽非矿物泥但用途相似)

主要来源:死海
主要矿物成分:縕含丰富的矿物质,包括镁、钙、钾、硫磺、溴化物等
颜色:深灰或黑色
适合肤质:易长暗疮与熟龄皮肤
功效:助皮肤排毒并净化毛孔、改善肤色、减少暗疮与炎症、促进血液循环

矿物泥中的矿物一般都是天然的成分,在形成过程中吸收或吸附了环境中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会随 矿物泥的类型及其地质来源而有显著差异。

影响矿物泥中重金属的因素:

自然存在:矿物泥中的矿物主要是透过岩石的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尤其是富含长石的岩石,例如花岗岩。在这过程中,重金属如铅、镉、砷、汞和铬可能会从母岩中释放出来。

 

由于矿物泥的表面面积大及具有与阳离子交换能力(cation exchange capacity),因此不同重金属可以被吸附在矿物泥表面,或进一步被纳入其结构中。

 

矿物泥种类:不同种类的矿物泥有机会含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当中高岭土一般被认为其重金属含量较低,相较之下膨润土(bentonite)、蒙脱石(montmorillonite)及伊利石(illite)则可能含量较高。不过由于矿物泥成分也取决于矿物泥的来源,不能单以矿物泥的种类作为分辨产品会否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物质。

 

环境污染:由于矿物泥的结构与表面特性,它们能吸附周遭溶液中的重金属。因此如果环境受到工业污染而令重金属物质进入地下水,便会增加矿物泥中的重金属含量。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多项研究报告的资料,以下综合部分重金属物质对皮肤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砷(arsenic)

砷是一种具有毒性的金属元素,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空气和某些食物。虽然经食物摄入和呼吸吸入是最常见的暴露途径,但经皮肤接触砷也可能造成健康风险,尤其是在长期及高浓度接触的情况下。

 

皮肤吸收与累积

砷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尤其是无机砷(如砷酸盐arsenate)更容易被吸收。长期接触有机会导致砷在皮肤中累积,继而引发慢性中毒。

 

皮肤症状与反应

慢性接触(即长时间内持续接触低浓度的砷或其化合物):常见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疣状增生,尤其在手掌和足底部位较为明显。


致癌风险

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第一类致癌物质,即人类致癌物,而研究指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砷可能导致皮肤癌,如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

镉(Cadmium)

镉是一种高毒性的重金属,主要透过食物、呼吸或职业暴露而进入人体。虽然皮肤吸收镉的能力非常低,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造成健康风险,尤其是长期及高浓度接触。

 

皮肤吸收能力

镉不易经皮肤吸收,但若皮肤有伤口或接触高浓度镉化合物(如镉盐、镉氧化物),仍可能进入体内。

 

皮肤症状与反应

长期接触含镉物质可能导致皮肤炎、红肿、搔痒、脱皮等症状。

铅(Lead)

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广泛存在于工业制品和环境中。虽然铅主要透过食物和呼吸进入人体,但皮肤接触也可能成为暴露途径,尤其在高浓度或长时间接触的情况下。

 
皮肤吸收能力

正常皮肤具有屏障功能,能阻挡大部分铅的渗透,但在长时间接触高浓度铅或皮肤有破损的情况下,铅可能透过汗腺、皮脂腺等微小通道进入体内。

 
皮肤症状

铅中毒可能引发皮肤色素改变、皮肤炎、搔痒等症状。使用含铅化妆品或染发剂也可能导致铅透过皮肤吸收。

锑(Antimony)

锑是一种常见于工业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重金属,其化合物如氧化亚锑(Sb₂O₃)被广泛用于阻燃剂、塑胶、陶瓷等产品中。虽然锑的毒性不算高,但经皮肤接触锑仍可能造成健康风险,尤其在工作时接触高浓度的锑或使用含有锑或其化合物的产品。

 

皮肤刺激与炎症

锑及其化合物具有原发性刺激性,可引起皮肤炎、红疹、搔痒、溃疡等症状。使用含锑的化妆品或护肤品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红肿、痕痒,甚至眼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