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及消费提示
总结
在个案一中,不论售卖的是医疗仪器或配件,商户都不应该出售过期及品质欠妥的货品,尤其个案中的血糖测试套装涉及穿刺及采血步骤,其安全性及品质要求严谨,商户更应加倍注意。另外,为确保医疗仪器使用恰当,消费者如在使用上遇到困难,不宜自行揣摩或调校,应遵照使用说明书或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引使用,以达到预期效果或减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消费者亦可寻求相关商户协助,例如个案二中助听器出现耳模和耳机松脱的情况,消费者宜尽快联络公司求助。个案三的公司因发现呼吸机组件有潜在健康风险,因此发出医疗设备出厂后安全通知,并于2021年展开回收计划,然而计划推出两年后仍然未完成更换所有组件,处理平行进口货品尤为缓慢。本会敦促有关公司履行厂商责任,不论是「行货」或「水货」,均应尽快为受影响的消费者更换有问题的呼吸机或相关组件。个案三的消费者由通知代理至成功获换机历时近两年,对于每晚均须使用呼吸机的消费者造成极大困扰及健康风险。
消费提示
- 目前香港并没有特定法例规管医疗仪器的制造、进口、分销、供应及使用。然而,视乎产品的性质和特点,这些产品可能会受其他法例的管制,例如《消费品安全条例》及《商品说明条例》。现时卫生署已推行自愿性的「医疗仪器行政管理制度」(制度)。所有获表列的医疗仪器在安全、品质及性能方面均符合表列制度的要求。市民在选购医疗仪器时,除谘询专业医护人员意见外,亦可参考在制度下已表列的医疗仪器。详情可参阅网页https://www.mdd.gov.hk/。卫生署亦提供相关资讯,教育公众选择和正确使用医疗仪器(https://www.mdd.gov.hk/tc/information-publication/general-public/smart-choice-and-proper-use-of-medical-devices/index.html)。
- 如消费者对商户标示的海外标准或资格存疑,可向商户查询并要求商户提供进一步的参考资料,或直接查阅颁发有关资格的机构之官方网页。如透过网店购买医疗仪器,选择网店时消费者宜考虑在香港设有办事处或实体店的商户,除了可享用商户提供的本地保用及售后服务外,万一与商户发生纠纷,亦可透过法律途径作追讨,否则如商户位于海外,将会增加追讨难度。
- 消费者在购买医疗仪器前应注意产品保用及提供的售后保养条款,包括保养年期、保养范围、是否提供上门服务及续保安排等。保养范围一般不包括人为损坏、意外损坏及消耗性零件等。同时须注意平行进口货品未必可以享有与行货相同的保养服务,消费者在购买前应先向商户查询。
- 部分医疗仪器于购买前应先寻求专业人士的评估,除医生外,亦包括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例如听力学家。消费者可参考根据认可医疗专业注册计划获得认可的医疗专业团体,例如香港听力学家公会,以查阅认可专业人士名单。部分医疗仪器需要配合消耗性配件使用,例如血糖机的采血针及试纸,消费者购买时须注意两者型号是否匹配。购买医疗仪器后消费者应注意保用或保养服务是否需要另行登记,并妥善保存收据及保养纪录,万一发生纠纷时可作凭据。
- 有些医疗仪器或设有试用服务,例如部分商户售卖的呼吸机,消费者可以支付较低价格试用仪器,以确定仪器是否适合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