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网购平台胶袋收费混乱 想「剔除胶袋」无选择

自去年底实施优化塑胶购物袋收费计划(优化计划)后,有不少消费者向本会反映,部分网购平台怀疑出现滥收胶袋费及滥发胶袋的情况。除了订购货品派送上门需要收取相关费用外,选择店取货品亦设有相关收费,而到门市就已付之胶袋费索取胶袋时,仍被要求另付胶袋费才提供胶袋。为了解实际情况,本会职员早前以一般消费者身分于11间网店/网购平台(涉及12间商号)实试购买新鲜、冰鲜或冷藏食品及一般食品。结果在69次实试中,有超过半数需要就所订购的食品收取胶袋费或包装费,金额由$1至$6,然而部分网店/平台厘定的相关收费水平及政策有欠清晰。

调查方法

优化计划自去年12月31日开始实施,涵盖全港所有以零售方式出售货品的商户,包括网上零售交易。根据《产品环保责任条例》(《条例》),如有货品以零售方式出售予顾客、为推广货品的目的、或在其他与货品的出售有关连的情况下,除非属于可获豁免的情况,例如购买没有包装或并非完全载于任何包装的食品,可就每单一交易提供最多1个免费胶袋,否则商户须就每个向顾客提供的胶袋,收取不少于$1的款额,而《条例》涵盖的胶袋包括所有完全或部分由塑胶制成的袋。

实试涵盖11间网店/网购平台

实试在今年6月至7月初进行,分为两部分:

  • 第一部分:直接向10间设有自家网店的超市、食品店或网购平台(下简称平台)购买指定杂货食品,包括「AEON」、「APITA UNY」、「city’super」、「大昌食品」、「Foodpanda(Pandamart)」、「HKTVmall」、「百佳」、「崇光」、「惠康」及「一田」。

 

  • 第二部分:拣选了4间(「AEON」、「大昌食品」、「百佳」及「U购」)与2个外卖平台(「户户送」及「Foodpanda」)合作的超市或食品店,经这类第三方平台订购相关超市或食品店的杂货食品。在这4间超市或食品店中,除1间(「U购」)没有自家网店外,其余3间同时设有网店,并已包括在第一部分的实试内。因此,是次实试涵盖共11间网店/平台,涉及12间商号。

实试订购最多9款湿货及干货食品

本会职员以一般消费者身分于每间网店/平台(包括没有自家网店的「U购」)分别进行了3次至最多7次实试,包括3次至4次派送上门服务及/或3次店取服务,合共进行了69次实试,其中3次为完成所有计划的实试后,于3间较大型的网店/平台进行的额外试购。另外,拟定于每间网店/平台进行的3次至7次实试均需购买3组食品,包括:只购买6款湿货(新鲜、冰鲜或冷藏食品);只购买3款干货(罐头、杯面及薯片);及一并购买以上6款湿货及3款干货共9款食品。不过局限于部分网店售卖的货品种类及供应,在正式实试时最终分别订购了3款至7款湿货、2款至3款干货及最多9款湿货及干货。

 

实试购买的湿货及干货食品

table001

按4款含塑胶成分的袋计算胶袋用量

本文所指的胶袋为货品原有包装以外额外使用并含塑胶成分的袋,而计算各网店/平台于实试中使用的胶袋数量时,则包括其中2款在超市或杂货店较常用的胶袋,包括有手挽胶袋(例如背心胶袋)或平口胶袋,以及是次实试中部分网店/平台所使用的平口胶袋(有封口)及保温袋。至于其他容器,例如胶盒、纸袋及纸箱则不在计算之内。(见图1)

 

feature001

图1:左边2款为较多超市或杂货店使用的背心胶袋及平口胶袋;而右边2款为是次实试部分网店/平台使用的平口胶袋(已封口)及保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