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勿轻信流言自乱阵脚 同心抗疫方能战胜逆境

勿轻信流言自乱阵脚	同心抗疫方能战胜逆境

上月农历年初一,政府公布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应变计划提升至紧急级别,并宣布一系列抗疫措施。同时世界各地陆续爆出确诊感染个案,为全球公共衞生危机敲响警号。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口罩供应却严重短缺,在一罩难求下,市民大感旁徨,对物资供应短缺的恐慌情绪,由防护及衞生物资蔓延至日常食品与日用品,争相抢购蔬菜、食米以至厕纸等。

编者的话

自上月底本港确诊首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至出现首宗死亡个案的两个星期中,市民的恐慌情绪日渐升温。加上内地春运和农历新年长假期,令香港的口罩以至其他日常用品供应出现紧张,连原本保持冷静的消费者的情绪也变得敏感,这时网上社交媒体有传言,指内地生产线因疫情未止出现停工,触发恐慌,超市的厕纸和食米等被抢购一空。

 

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强调实施疫情防控措施不会影响内地与香港两地的货运,目前食品供应正常,市民毋须担心;厕纸生产商亦表示,并没有停厂的计划,会确保市场有充足供应;超市回应亦指,缺货消息实属流言。尽管如此,部分市民仍一窝蜂大量抢购及囤积日常用品,令需求突然大增,最终传言弄假成真,导致不信流言的市民,为防买不到日用品,只好被迫加入这场盲目抢购的恶性循环当中。

 

疫情严峻,全城戒备,市民提高警觉,本来有利疫情防控的工作,然而捕风捉影、以讹传讹,不但造成社会混乱,大量人群排队轮购,亦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近年手机通讯软件和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促进讯息流通的同时,不少真真假假的传言和消费资讯亦迅速散播,容易造成误导。本会建议市民收到这些网上传言或讯息,切勿人云亦云,甚至未了解真伪前,随手便把讯息传到亲友、手机群组,间接助长不实消息的传播。大家收到网上资讯,要先了解消息来源出处、发布消息的网上平台是否可靠,如未能确认讯息真伪,切勿急于传给他人。

 

除虚假讯息外,消费者亦需注意有不法份子利用口罩供应短缺的情况,在网上购物平台及社交媒体讹称有口罩出售,骗取消费者预缴款项后失去联络。由1月下旬至2月初,警方接获逾百宗相关报案,总涉案金额约$58万;本会呼吁消费者提高警觉,在网上购买衞生或防护物资前,先了解网上购物平台的口碑、网上评价;交易时尽可能透过有身份认证的网上交易系统进行;建议当面交收,并在缴费前检查货品。若需经网上交易,亦要将交易过程截图,及保留电子收据,方便出现争拗时追讨。

 

在一罩难求的情况下,坊间早已流传不同自称有科学根据的自制口罩,以至大学和科研中心亦纷纷进行不同的设计,其原意为买不到口罩的市民提供多一个自我保护的方式。尽管出发点出于善意,但一般市民实难以评定其可靠性,盲目尽信,反而有机会增加受感染的风险。故此本会提醒市民小心选择具权威机构的设计,确保相关建议有科学基础及验证,才采纳和使用。

 

面对疫情下口罩和衞生用品供不应求,本会以积极的态度,多管齐下,与市民共渡时艰,除派员到各大药房,了解缺货、伪劣产品,以至天价口罩等问题,也呼吁商户切勿趁火打劫。另外本会正与执法机关紧密联系,透过讯息通报和执法遏止歪风。此外,本会将多篇涉及口罩、搓水液和洗手液的测试报告,供消费者在网上免费下载,不足一个月已录得超过50万次下载,期望有助大众辨别防护用品的优劣,保障大家的健康。

 

为了减少社区爆发的风险,本会现暂停开放所有消费者谘询中心,《选择》月刊的礼品换领亦因而暂停,直至另行通知,消费者如有任何查询及投诉,请致电本会投诉及谘询热线2929 2222;本会亦响应留家工作,在齐心抗疫之际,尽可能保持运作如常。未来,本会将继续谨守岗位,守护消费者的权益,与市民同心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