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构建负责任借贷 改革法规和培养正确理财态度双轨并行

构建负责任借贷  改革法规和培养正确理财态度双轨并行

置业按揭传统上是香港人借贷的主因,但近年个人贷款亦明显上升。根据金管局上月底公布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以家庭为单位,其负债占本地生产总值比率创19年新高,今年第2季达75.5%,相较10年前只有约50%,可谓增幅惊人;而个人贷款的增长,亦由去年下半年的3.9%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6.7%,反映本地借贷市场正急速发展。

编者的话

根据本会上月底发表的《保障消费权益—— 改革放债法规和营商手法》研究报告,不少个人借贷是放债人交易,但如此庞大的放债市场,却欠缺特定监管机构担当统领督导角色,导致监管不足,也令市场失去前瞻性,难以识别和防御系统性的风险。此外,目前规管市场的《放债人条例》已相当过时,《条例》于1980年订立,原意是打击高利贷。时至今天,市场上涌现大量小型放债人,无视借款人还款能力,以寛松的标准批出小型贷款,款额由数千元至数万元,但收取的利率极高,令市场乱象丛生。


消费者借贷的原因很多,例如生意、家庭、学业、工作等等出现问题。但放债市场的透明度低,消费者普遍对市场缺乏认知,加上规管不足,作为消费者的借款人一旦碰上不良放债人,不只未能解决燃眉之急,更可能因高昂的利息,令债务像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后果堪虞。


事实上,一些难以向银行借贷的人士,一旦急须资金周转,往往只能通过二、三线规模较小的放债人公司,以细额方式借贷。在本会接触的个案中,就有借贷人向多达120个放债人公司借款,个案不但揭示市场缺乏监管,行业的商营操守也不严谨,未有妥善审核借贷人的还款能力。反观不少海外市场已有法例规管放债市场。此外,个案也反映了借贷人的理财态度,一些借贷人会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继续借贷,认为万一未能还款,可以申请破产来解决问题,但忽视了过度借贷和破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更令本会忧虑的是,这种无节制借贷的心态正越趋年轻化,而年轻人借贷的首两大原因就是购买心头好及支付娱乐开支。这与大量借贷广告鼓吹消费主义,以「先买先享受」鼓励不理性消费,不无关系。再加上标榜「易借易还」、「毋须信贷报告」、「零利率」的营销技俩,直接诱使年轻人借贷渡日。


放债人在社会上有其重要角色和职能,要使借贷人有合理的保障和借贷市场长远稳健发展,改革过时法规刻不容缓。在倡议改革法规的同时,教育工作同样迫在眉捷,要年轻人抗衡物质诱惑殊不容易,本会认为加强教育,令年轻人深入认识借贷的风险同样重要;从小培养正确的理财态度和建立理性消费模式,会对社会的发展起正面作用。


这也是本会20年来坚持主办「消费文化考察报告奖」的目的,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消费议题,从多角度审视不同消费者的处境,学会独立思考、扩阔视野之余,更透过观察和分析他人的消费行为反思自己的消费价值观,再将学到的人文学科和科学知识融入生活应用。


本会将继续与持份者协作,透过公众教育,向下一代灌输正确的理财和理性消费的观念, 在消费之前先「停一停、想一想」,充分考虑是否有真正需要才作购买决定;亦期望家长以身作则,让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确行为,减少因追求享乐而借贷消费。